嗙
笔顺 反馈

复制

bēng ㄅㄥ pǎng ㄆㄤˇ

口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55D9
汉语字典

口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beng pang

bēng pǎng

形声字

KUPY 86 、 KYUY 98

RYBS

JSWS

60027

55D9

[2514143454153] 竖、横折、横、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点、横、横折钩、撇

嗙字概述

折叠展开

〔嗙〕字拼音是bēng,pǎng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3画。

〔嗙〕字是左右结构

〔嗙〕字仓颉码是RYBS 五笔是KUPY 86 、 KYUY 98 四角号码是60027 郑码是JSWS

〔嗙〕字的UNICODE是55D9。 十进制为21977,UTF-32:000055d9,UTF-8:E5 97 99。

嗙的意思

折叠展开

1bēngㄅㄥ

基本解释

〔~喻〕古舞曲名。

喝叱声。

详细解释

动词

〈方〉∶夸耀,夸口,说大话,意在使人对他有很高评价 boast。如:胡吹乱嗙 【漢典】。

2pǎngㄆㄤˇ

基本解释

pǎng ㄆㄤˇ 方言,自夸;吹牛。胡吹乱~。

嗙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9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202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131頁,第2

唐韻》:補盲切;《集韻》:晡橫切,𡘋音祊。
說文》本作嗙,謌聲嗙喩也。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舞嗙,喩也。

又,《廣韻》:喝聲。
集韻》:一曰叱也。

又,《集韻》:補曠切,音謗──聲也。

注解

〔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嗙〕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ēng、pǎ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旁

〔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ēng] ⑴ 〔~喻〕古舞曲名。⑵ 喝叱声。 [pǎng] ⑴ pǎng ㄆㄤˇ 方言,自夸;吹牛

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嗙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補盲切頁碼43頁,第21

嗙訶聲,嗙喻也。从口㫄聲。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舞嗙喻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比行反頁碼131頁,第1行,第2

嗙謌聲。嗙喻也。從口㫄聲。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謌舞嗙喻。」

鍇注臣鍇曰:「此相如《上林賦》之文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補盲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36頁,第4許惟賢105頁,第1

嗙訶聲。《嗙喻》也。从口。旁聲。

段注補盲切。十部。

司馬相如說《淮南》宋蔡舞《嗙喻》也。

段注《上林賦》。巴渝宋蔡。《淮南》于遮。此所偁非賦文。葢《凡將》之一句也。劉逵引黃潤纖美宜製襌。歐陽詢引鐘磬竽笙筑坎矦。知《凡將》七言爲句。

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23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07頁
4說文校箋第57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50頁,第23字
6說文今釋第177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3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82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57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48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2213頁【補遺】第16316頁
14通訓定聲第367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30頁【崇文】第517頁
16說文句讀第167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18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141頁,第8字

嗙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oast

嗙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嗙(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嗙(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嗙字组词

折叠展开

含嗙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