寗
笔顺 反馈

复制

níng ㄋㄧㄥˊ nìng ㄋㄧㄥˋ

宀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5BD7
汉语字典

宀部

13画

10画

上下结构

ning

níng nìng

PNTF

JPHB

WDLB

30447

5BD7

[4454543425211] 点、点、横撇/横钩、点、斜钩、点、撇、点、竖、横折钩、竖、横、横

寗字概述

折叠展开

〔寗〕字拼音是níng,nìng 部首是宀, 总笔画是13画。

〔寗〕字是上下结构

〔寗〕字仓颉码是JPHB 五笔是PNTF 四角号码是30447 郑码是WDLB

〔寗〕字的UNICODE是5BD7。 十进制为23511,UTF-32:00005bd7,UTF-8:E5 AF 97。

〔寗〕字的异体字是

寗的意思

折叠展开

1níngㄋㄧㄥˊ

基本解释

古同“”。

2nìngㄋㄧㄥˋ

基本解释

古同“”。

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289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227頁,第17

集韻》同「寧」,願也。
前漢・王莽傳》:永以康寗。

又,乃定切,音佞──邑名。

又,姓。

又,《類篇》:从心,作甯。司馬氏曰:甯𡘋从冉,非是。今詳用部甯字註。

注解

〔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íng、nì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宓、冉

〔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íng] ⑴ 古同“甯”。 [nìng] ⑴ 古同“甯”。

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乃定切頁碼101頁,第5

異體

甯所願也。从𤰃,寧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年徑反頁碼267頁,第6行,第1

甯所願也。從用、寜省聲。

鍇注臣鍇曰:「甯猶寧也,今俗人言『寜可如此』爲『甯可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乃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511頁,第1許惟賢228頁,第8

甯所願也。

段注此與《丂部》寧音義皆同。許意寧爲願䛐。甯爲所願。略區別耳。二字古皆平聲。故公孫寧儀行父,《公羊》作公孫甯也。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甯。師古曰: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甯音寧。

从用。寧省聲。

段注此不云寍省聲云寧省聲者,以形聲包會意也。乃定切。十一部。𣜩變作𡩋。非。

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9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71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215頁
4說文校箋第133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29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45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7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84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6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80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132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99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760頁【補遺】第16564頁
14通訓定聲第343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70頁【崇文】第1077頁
16說文句讀第383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76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348頁,第2字

寗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surname; peaceful; rather

寗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