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ˊ

巳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5DF8
汉语字典

巳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yi

AHKN

SLRU

HYYB

77717

5DF8

[1225125515] 横、竖、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横折、横、竖弯钩

巸字概述

折叠展开

〔巸〕字拼音是yí 部首是巳, 总笔画是10画。

〔巸〕字是左右结构

〔巸〕字仓颉码是SLRU 五笔是AHKN 四角号码是77717 郑码是HYYB

〔巸〕字的UNICODE是5DF8。 十进制为24056,UTF-32:00005df8,UTF-8:E5 B7 B8。

〔巸〕字的异体字是

巸的笔顺

折叠展开

巸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ㄧˊ

基本解释

宽下巴。

成长;壮大。

美好。

巸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7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327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269頁,第3

唐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𡘋音怡。
說文》:廣𦣝也。
玉篇》:長也。

又,《集韻》:美也。

又,《類篇》:樂也。揚子《方言》:紛怡,喜也。湘潭之閒曰紛怡,或曰巸巳。

又,《類篇》:虛其切,音希──義同。
集韻》一作巸、戺。

注解

〔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己部

〔巸〕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𦣞、巳

〔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宽下巴。⑵ 成长;壮大。⑶ 美好。

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巸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與之切、牀史切頁碼400頁,第5

異體𦣤

巸𦣞也。从𦣝巳聲。

異體𢨪

戺古文巸从戶。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牀史切,以爲階戺之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寅之反頁碼962頁,第1行,第3

戺𦣞也。從𦣞巳聲。

鍇注臣鍇曰:「熙字從此。」

反切………頁碼962頁,第2行,第1

古文巸從戶。

鍇注臣鍇曰:「今人言戺,階戺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與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70頁,第4許惟賢1030頁,第6

戺廣頥也。

段注巸各本作𦣝。今正。許書主篆文也。廣頥曰巸。引申爲凡廣之偁。《周頌》昊天有成命傳曰:緝,明也。熙,廣也。熙乃巸之叚借字也。熙从火。其義訓燥。不訓廣也。《毛傳》於文王曰:緝熙,光明也。與昊天有成命傳不同。而《敬之傳》曰:光,廣也。然則光卽廣。二傳義本同。不得如《鄭箋》云廣爲光字之誤。周內史說《周易》曰:光(逗),遠而自他有耀者也。然則光卽廣可知。《大戴禮》。積厚者流光。卽流廣也。《釋詁》。緝,熙,光也。卽《周語》叔向所云緝,明。熙,廣也。毛公兼取之爲傳。學者宐觀其會通。凡詁訓有析之至細者。有通之甚寛者。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不能盡其理也。熙訓廣,而熙乃巸之叚借。然則古經熙字可作巸者多矣。文王《毛傳》曰:緝熙,光明也。此係《釋詁》而必兼言明者,欲與叔向之語不相違也。昊天有成命傳直用叔向語者,以叔向固釋此詩也。敬之緝熙于光明傳曰光廣也者,以緝熙旣訓光明,則光明於光明文理難通。故此光必訓廣也。然則文王,敬之熙訓光。昊天有成命熙訓廣。未嘗不析之甚細矣。

𦣝。巳聲。

段注與之切。一部。

古文巸。从戶。

段注按此古文从戶,疑當作从尸。凡人體字多从尸。不當从戶也。《顧命》。夾兩階戺。某氏云:堂廉曰戺。《廣雅》云:戺,切也。此因堂邊圻堮象人下頜之廣闊。故借以爲名。而讀牀史切。又按《九經字㨾》云:《說文》作𢨪。《經典》作戺。然則今本《說文》異於唐時也。然唐時巳从戶則亦誤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詩》「學有緝巸于光明」,「光明于光明」,于通乎。猶「教乎惟孝」, 一本作 「孝于惟孝」。「光明乎光明」,猶「禮乎禮」,今云「好呀好」也。

古文作戺。堂廉曰戺者,因𦣝為「首之廉也」義引申(?)。

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9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06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58頁
4說文校箋第524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73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73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3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86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2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3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502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16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706頁【補遺】第17780頁
14通訓定聲第676頁,第1字
15通訓定聲第676頁,第2字
16說文義證第1040頁【崇文】第4157頁
17說文句讀第1707頁
18章授筆記第489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0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04頁,第4字

巸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巸(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巸(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巸(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巸(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巸(传抄·魏·魏石经古文汇编) 传抄 魏石经古文汇编

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巸(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巸(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