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
笔顺 反馈

复制

guō ㄍㄨㄛ

弓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5F4D
汉语字典

弓部

17画

15画

左右结构

guo

guō

XYAW 86 、 XOAW 98

NITC

YZTG

10286

5F4D

[51541312212512134] 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横、撇、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撇、点

彍字概述

折叠展开

〔彍〕字拼音是guō 部首是弓, 总笔画是17画。

〔彍〕字是左右结构

〔彍〕字仓颉码是NITC 五笔是XYAW 86 、 XOAW 98 四角号码是10286 郑码是YZTG

〔彍〕字的UNICODE是5F4D。 十进制为24397,UTF-32:00005f4d,UTF-8:E5 BD 8D。

〔彍〕字的异体字是

彍的意思

折叠展开

guōㄍㄨㄛ

基本解释

拉满(弓弩):“十贼~弩,百吏不敢前。”

扩大:“~又滂仁,耿照充天。”

快捷:“驾尘~风,与电争光。”。

详细解释

动词

张满弓 draw a full bow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孙子·势篇》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kuòㄎㄨㄛˋ

详细解释

”的异体字。

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弓部

武英殿刻本: 第86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361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305頁,第16

玉篇》同「彉」。

又,彍騎,唐宿衞兵也。
唐書・兵志》:開元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曰長從宿衞。明年,更號曰彍騎。

又,凡迅捷者曰彍。韓愈〈送窮文〉:駕塵彍風,與電爭光。

注解

〔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弓部

〔彍〕字拼音是g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弓、廣

〔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ō] ⑴ 拉满(弓弩):“十贼~弩,百吏不敢前。”⑵ 扩大:“~又滂仁,耿照充天。”⑶ 快捷:“驾尘~风,与电争光。”。

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苦郭切頁碼428頁,第14

異體

彉滿弩也。从弓黃聲。讀若郭。

附注《集韻・鐸韻》:「彉,弩滿也。或作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昆霍反頁碼1021頁,第1行,第1

彉滿弩也。從弓黃聲。讀若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563頁,第1許惟賢1113頁,第6

彉滿弩也。

段注滿弩者,張而滿之。或作弩滿。非也。吾丘壽王傳曰:十賊彍弩。百吏不敢前。師古云:引滿曰彍。《晉語》韋注云:張羅闉。去壘五十步而陳。周軍之前後左右。彍弩注矢以誰何。謂之羅闉。唐開元中變府兵置𩧉騎十萬人。彍同彉。

从弓。黃聲。讀若𨞥

段注按陽唐無入。以魚虞模之入爲入。故彉讀若郭。與《韓詩》觵廓也同一例。郭卽今廓字。古無二音。如𡔷下云萬物郭皮甲而出是也。五部。古音當讀古曠切。在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擴充當作彉。擴,《說文》無。

擴張、擴充,皆彉之借。

擴,俗字也。擴充=彉⊙充。

擴(《說文》無)充字當作彉。

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8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08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11頁
4說文校箋第566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508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87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15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31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1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8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543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47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521頁【補遺】第17888頁【後編】第14831頁
14通訓定聲第362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15頁【崇文】第4457頁
16說文句讀第1849頁
17章授筆記第53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7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87頁,第6字

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draw a bow to the full

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彍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