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ㄘㄨˊ

彳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5F82
汉语字典

彳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cu

形声字

TEGG

HOBM

OILC

27212

1768

6562

5F82

[33225111] 撇、撇、竖、竖、横折、横、横、横

徂字概述

折叠展开

〔徂〕字拼音是cú 部首是彳, 总笔画是8画。

〔徂〕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徂〕字仓颉码是HOBM 五笔是TEGG 四角号码是27212 郑码是OILC 中文电码是1768 区位码是6562

〔徂〕字的UNICODE是5F82。 十进制为24450,UTF-32:00005f82,UTF-8:E5 BE 82。

〔徂〕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徂〕字的异体字是

徂的笔顺

折叠展开

徂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ㄘㄨˊ

基本解释

往。自西~东。

过去,逝。岁月其~。

开始。六月~暑。

古同“”,死亡。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彳( chì )且声。从“”,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往;去。

2.同本义go to

徂,往也。 —— 《尔雅》汝徂征。 —— 《书·大禹谟》胤后承王命徂征。 —— 《书·胤征》自我徂尔。 —— 《诗·卫风·氓》我征徂西。 —— 《诗·小雅·小明》

徂川(流去的河水);徂徕(往复);徂征(前往征讨)

3.及,至arrive

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 《诗·周颂·丝衣》

4.行,行走walk

思无邪,思马斯徂。 —— 《诗·鲁颂·駉》

5.死亡die

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 —— 《孟子·万章上》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 《史记·伯夷列传》

徂殁(死亡);徂落(死亡)

6.消逝 disappear。如:徂年(过去的年月);徂辉(落日的余辉;比喻逝去的岁月)

ㄘㄨˊ

详细解释

1.往、去。

《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2.死亡。

晋•李辽〈上表请修孔庙〉:“二臣薨徂,成规不遂。”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方冬告役,君夏而徂,寿五十五,识者叹吁。”

已往的、过去的。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赞曰》:“徂年已流,壮情方勇。”宋 • 陆游〈病少愈偶作〉诗二首之二:“但恨著书终草草,不嫌徂岁去堂堂。”

至、及。

《诗经•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唐•韩愈〈祭董相公文〉:“自迩徂远,混然一区。”

ㄘㄨˊ

详细解释

1.〈书〉往;去。

乐事难逢岁易徂、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诗经•豳风•东山》)。

2.〈书〉及;至。

自春徂夏、自迩徂远。

3.〈书〉过去的;以往的。

徂岁、徂年。

4.〈书〉死亡。通“”。

薨徂、徂殁。

徂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75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65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311頁,第4

古文: 𡲂𡲡

廣韻》:昨胡切;《集韻》:叢租切,𡘋祚平聲。
爾雅・釋詁》:往也。
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
詩・豳風》:我徂東山。

又,《爾雅・釋詁》:存也。〔註〕以徂爲存,猶以亂爲治,以曩爲曏,以故爲今。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

又,國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箋〕阮也、徂也、共也,三國犯周,而文王伐之。
〇〔按〕朱傳云:以侵阮,而往至於共也。與箋說異。

又,徂來,山名。
詩・魯頌》:徂來之松。

注解

〔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徂〕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且,五行属

〔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彳( chì )且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是往;去。

〔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ú] ⑴ 往⑵ 过去,逝⑶ 开始⑷ 古同“殂”,死亡。

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徂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全徒切頁碼52頁,第18

䢐往也。从辵且聲。䢐,齊語。

徂䢐或从彳。

𨖆

𨖆籒文从虘。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全徒反頁碼152頁,第2行,第2

𨖆往也。從辵且聲。䢐,齊語。

反切………頁碼154頁,第2行,第3

籒文從虘。

反切………頁碼152頁,第2行,第4

䢐或從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全徒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0頁,第3許惟賢125頁,第5

𨖆往也。

段注《釋詁》、《方言》皆曰:徂,往也。按《鄭風》匪我思且箋云:猶非我思存也。此謂且卽徂之叚借。《釋詁》又云:徂,存也是也。

从辵。且聲。

段注全徒切。五部。

䢐,《齊語》。

段注《方言》文。

䢐或从彳。

籒文从虘。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匪且有且」,且訓存(剛纔)。

往也。已往亦可引申為現在,故又訓存。

《詩》「匪我思且」,「匪且有且」,且皆徂之假字。徂,往也。訓今者,反義相訓也(且訓存=剛纔)。已往可引申訓現在,故可訓存。

《詩》 「匪我思且」、「匪且有且」,且皆徂之假字,徂,往也。訓「今」(存)者,以反義相訓也。

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0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48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25頁
4說文校箋第70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65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22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9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9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3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0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7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53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456頁【補遺】第16349頁
14通訓定聲第173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0頁【崇文】第597頁
16說文句讀第201頁
17章授筆記第80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3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81頁,第5字

徂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o, advance; to; die
  2. erreichen, ankommen , gehen, führen
  3. s'en aller, aller, passer

徂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徂(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徂字组词

折叠展开

含徂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