惁
笔顺 反馈

复制

ㄒㄧ

心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60C1
汉语字典

心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xi

SRNU

DLP

FPWZ

42332

60C1

[123433124544] 横、竖、撇、点、撇、撇、横、竖、点、斜钩、点、点

惁字概述

折叠展开

〔惁〕字拼音是xī 部首是心, 总笔画是12画。

〔惁〕字是上下结构

〔惁〕字仓颉码是DLP 五笔是SRNU 四角号码是42332 郑码是FPWZ

〔惁〕字的UNICODE是60C1。 十进制为24769,UTF-32:000060c1,UTF-8:E6 83 81。

〔惁〕字的异体字是

惁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ㄒㄧ

基本解释

忧愁。

恭敬。

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3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89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334頁,第4

廣韻》:先擊切;《集韻》:先的切,𡘋音錫。
博雅》:惁惁,憂也。
玉篇》:敬也。

注解

〔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惁〕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析、心

〔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ī] ⑴ 忧愁。⑵ 恭敬。

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惁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陟列切頁碼350頁,第33

悊敬也。从心折聲。

蔣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本書口部有悊字,此當作惁,字之誤也。《玉篇》:先歷切,憼也。《廣韻》:惁,先擊切,敬也。

蔣注王筠《說文釋例》:《經義述聞》曰:心部悊,當依《玉篇》《廣韻》改作惁。案:《玉篇》:先歷切,憼也,憂也。《廣韻》二十三錫:惁,先擊切,敬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知苦反頁碼852頁,第3行,第2

悊敬也。從心折聲。

鍇注臣鍇曰:「古以此字爲哲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陟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012頁,第2許惟賢879頁,第2

悊敬也。

段注《口部》哲下曰:知也。悊與哲義殊。《口部》云:哲或从心作悊。葢淺人妄增之。因古書聖哲字或从心而合之也。

从心。㪿聲。

段注陟列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可借為哲字用,然非即哲字也(《說文》悊亦為哲之或體)。

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91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87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665頁
4說文校箋第44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16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50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56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9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1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74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43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359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313頁【補遺】第17572頁
14通訓定聲第269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92頁【崇文】第3565頁
16說文句讀第1446頁
17章授筆記第429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6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81頁,第1字

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