捦
笔顺 反馈

复制

qín ㄑㄧㄣˊ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66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qin

qín

RQG

QC

DPVV

58019

6366

[12134112431] 横、竖钩、提、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捦字概述

折叠展开

〔捦〕字拼音是qín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1画。

〔捦〕字是左右结构

〔捦〕字仓颉码是QC 五笔是RQG 四角号码是58019 郑码是DPVV

〔捦〕字的UNICODE是6366。 十进制为25446,UTF-32:00006366,UTF-8:E6 8D A6。

〔捦〕字的异体字是

捦的意思

折叠展开

qínㄑㄧㄣˊ

基本解释

急持;捉。后作“”。《説文•手部》:“捦,急持衣䘳也。”《廣雅•釋詁三》:“捦,持也。”

捦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8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434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381頁,第21

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渠金切,𡘋音琴──急持也;又,捉也。

又,《說文》:急持衣衿也。

或作㩒。
集韻》:又作擒。或作扲。

注解

〔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捦〕字拼音是qí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金

〔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n] ⑴ 急持;捉。后作“擒”。《説文•手部》:“捦,急持衣䘳也。”《廣雅•釋詁三》:“捦,持也。”

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捦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巨今切頁碼401頁,第23

捦急持衣䘳也。从手金聲。

㩒捦或从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巨今反頁碼964頁,第7行,第1

㩒急持衣捦也。從手金聲。

反切………頁碼964頁,第7行,第2

捦或從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巨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385頁,第4許惟賢1036頁,第11

㩒急持衣䘳也。

段注此篆古叚借作禽。俗作擒,作捦。走獸總名曰禽者,以其爲人所捦也。又按此解五字,當作急持也一曰持衣䘳也九字乃合。必轉寫有譌奪矣。

从手。金聲。

段注巨今切。七部。

捦或从禁。

段注禁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止作禽。今一切捦皆作捦,不必捦人捦鳥獸也。

古止作禽。今一切捦皆作捦,不必有捦人捦鳥獸之分也。俗作擒,非。

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10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760頁
4說文校箋第526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474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743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944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8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3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04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18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756頁【補遺】第17791頁【後編】第14854頁
14通訓定聲第37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44頁【崇文】第4173頁
16說文句讀第1715頁
17章授筆記第492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2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09頁,第8字

捦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eize; to clutch; to arrest; to capture; (Cant.) to climb

捦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