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iè ㄌㄧㄝˋ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69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lie

liè

形声字

RYND

QHSK QISK

DWGS

53084

2203

6270

6369

[12145131344] 横、竖钩、提、点、横折、横、撇、横、撇、捺、点

捩字概述

折叠展开

〔捩〕字拼音是liè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1画。

〔捩〕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捩〕字仓颉码是QHSK QISK 五笔是RYND 四角号码是53084 郑码是DWGS 中文电码是2203 区位码是6270

〔捩〕字的UNICODE是6369。 十进制为25449,UTF-32:00006369,UTF-8:E6 8D A9。

〔捩〕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捩〕字的异体字是

捩的笔顺

折叠展开

捩的意思

折叠展开

lièㄌㄧㄝˋ

基本解释

扭转( zhuǎn )~转,转动。转~点(转折点)。

详细解释

动词

1.拗折,折断break

从旁穴中取一人,捩其颈,饮其血而抛其尸。 —— 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

2.扭转 reverse; turn back; turn round。如:捩筋(扭筋;抽筋儿);捩转(掉转;扭转);捩舵(捩柁,捩柂。拨转船舵。指行船)

3.违逆;不顺 violate; offending; disagreeable。如:捩眼(不顺眼;左右侧视;侧目而视);捩眦(左右侧视)

1lièㄌㄧㄝˋ

详细解释

1.扭转。

唐•韩愈〈送穷文〉:“捩手覆羹,转喉触讳。”

2.折断。

唐•陆龟蒙〈引泉诗〉:“凌风捩桂柁,隔雾驰犀船。”

机器发动、拨转的关键。

《封神演义•第四七回》:“拨回关捩头头看,看破虚空物物明。”

机捩。

2ㄌㄧˋ

详细解释

弹琵琶所用的弦拨。

《广韵•去声•霁韵》:“捩,琵琶拨也。”南朝梁•简文帝〈咏内人昼眠〉诗:“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lièㄌㄧㄝˋ

详细解释

1.〈书〉扭转。

转捩点。

2.机器发动、拨转的关键。

关捩、机捩。

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9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434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381頁,第30

唐韻》、《集韻》、《韻會𡘋郎計切,音麗──琵琶撥也。或作棙。又,《唐韻》:練結切;《集韻》、《韻會》:力結切,𡘋戾入聲──拗也。
增韻》:紾也。韓愈〈送窮文〉:捩手翻羹。王安石〈彭蠡〉詩:東西捩𥹈萬舟回。

又,折也、撕也。

通作戾,或作挒,亦作攦。

注解

〔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捩〕字拼音是l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戾,五行属

〔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iè] ⑴ 扭转( zhuǎn )

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捩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wist with hands; snap, tear
  2. zerren, reißen
  3. plier, tordre

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捩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