捪
笔顺 反馈

复制

mín ㄇㄧㄣˊ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36A
汉语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min

mín

RQAJ

QHPA

DRK

52064

636A

[12135152511] 横、竖钩、提、撇、竖提、横、斜钩、竖、横折、横、横

捪字概述

折叠展开

〔捪〕字拼音是mín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1画。

〔捪〕字是左右结构

〔捪〕字仓颉码是QHPA 五笔是RQAJ 四角号码是52064 郑码是DRK

〔捪〕字的UNICODE是636A。 十进制为25450,UTF-32:0000636a,UTF-8:E6 8D AA。

〔捪〕字的异体字是

捪的意思

折叠展开

mínㄇㄧㄣˊ

基本解释

同“”。抚,摹。《説文•手部》:“捪,撫也。一曰摹也。”《改併四聲篇海•手部》引《搜真玉鏡》:“捪,拭也。”《正字通•手部》:“捪,同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視之而弗見,(命)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命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

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9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435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381頁,第33

唐韻》:武巾切──㨉本字。
說文》:从手,昏聲。

注解

〔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捪〕字拼音是mí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昏

〔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ín] ⑴ 同“㨉”。抚,摹。《説文•手部》:“捪,撫也。一曰摹也。”《改併四聲篇海•手部》引《搜真玉鏡》:“捪,拭也。”《正字通•手部》:“捪,同㨉。”《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視之而弗見,(命)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命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

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捪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武巾切頁碼403頁,第12

異體

捪撫也。从手昏聲。一曰摹也。

附注鈕樹玉校錄:「《玉篇》、《廣韻》作『㨉』。」桂馥義證:「一曰『摹也』者,謂規摹也。書畫家摹仿是也。故摹本一曰撫本。」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眉均反頁碼968頁,第5行,第1

捪撫也。從手昏聲。一曰摹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武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401頁,第5許惟賢1044頁,第1

捪撫也。

段注此冡上訓揗之撫而言。今人所用抆字,許《土部》墀下所用𢵢字皆卽捪字也。

从手。昏聲。

段注武巾切。十三部。

一曰摹也。

段注摹者,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撫也。俗作抆(抆淚稽首)。

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01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64頁
4說文校箋第530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477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75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6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93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4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6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507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21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817頁【補遺】第17804頁
14通訓定聲第321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50頁【崇文】第4197頁
16說文句讀第1728頁
17章授筆記第496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5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15頁,第5字

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捪(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捪(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捪(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捪(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捪(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