揷
笔顺 反馈

复制

chā ㄔㄚ

扌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3F7
汉语字典

扌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cha

chā

RTFV 86 、 RTGH 98

QHJL

DMNB

52057

63F7

[121312321511] 横、竖钩、提、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

揷字概述

折叠展开

〔揷〕字拼音是chā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2画。

〔揷〕字是左右结构

〔揷〕字仓颉码是QHJL 五笔是RTFV 86 、 RTGH 98 四角号码是52057 郑码是DMNB

〔揷〕字的UNICODE是63F7。 十进制为25591,UTF-32:000063f7,UTF-8:E6 8F B7。

〔揷〕字的异体字是

揷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āㄔㄚ

基本解释

古同“”。

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55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441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388頁,第21

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𡘋音鍤。
說文》:刺肉也。
廣韻》:刺入也。
前漢・高帝紀》:羽檄徵天下兵。〔註〕魏武奏事云:今邊有警,輒露檄插羽。

又,《急就篇》:〔師古註〕插者,擔也。兩頭鑯銳,所以插刺禾束,而擔之也。
集韻》或作捷。

又,與鍤同。刺土器也。
戰國策》:坐而織蕢,立則杖插。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搢也。與扱同。

又,側洽切,音眨──攝也。

从干、从臼。俗作挿揷,非。

注解

〔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插〕字拼音是c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臿,五行属

〔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臿( chā )声。本义是刺入、挤放进去。

〔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ā] ⑴ 扎进去,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⑵ 加入,参与

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揷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sert

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揷(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