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āo ㄘㄠ

扌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64CD
汉语字典

扌部

16画

13画

左右结构

cao

cāo

形声字

RKKS

QRRD

DJJF

56094

2347

1857

64CD

[1212512512511234]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操字概述

折叠展开

〔操〕字拼音是cāo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6画。

〔操〕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操〕字仓颉码是QRRD 五笔是RKKS 四角号码是56094 郑码是DJJF 中文电码是2347 区位码是1857

〔操〕字的UNICODE是64CD。 十进制为25805,UTF-32:000064cd,UTF-8:E6 93 8D。

〔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操〕字的异体字是

操的笔顺

折叠展开

操的意思

折叠展开

cāoㄘㄠ

基本解释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舟。~纵。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

行为,品行。~行。~守。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 sào )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同本义grasp; hold

操,把持也。 —— 《说文》操右契。 —— 《礼记·曲礼》不学操缦。 —— 《礼记·学记》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操蛇之神闻之。 —— 《列子·汤问》大王来何操? —— 《史记·项羽本纪》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3.引申为掌握control; operate

操杀生之柄。 —— 《韩非子·定法》

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4.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speak。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5.驾驶 steer。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6.从事take up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 《聊斋志异·促织》

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7.做[事],行动 act; do; be engaged in。如:操办。

8.操练drill

操千曲而后晓声。 —— 《文心雕龙·知音》

出操(出去操练)

9.弹奏play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 《三国演义》

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品行;德行conduct

夫何执操之不固。 —— 《楚辞·谬谏》。注:“志也。”虽贾人,有贤操。 —— 《汉书·张汤传》

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1cāoㄘㄠ

详细解释

1.持、拿。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汉•王充《论衡•感虚》:“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瞋目而麾之。”

2.掌握。

《商君书•弱民》:“主变事能得齐国守安,主操权利。”

3.驾驶。

《庄子•达生》:“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4.从事。

《聊斋志异•卷四•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重操旧业。

5.训练、锻炼。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今日江上大操,看他兵马过处,鸡犬无声,好不肃静。”

操兵演练。

6.使用某种语言或口音说话。

操英语、操北方口音。

1.一种经过设计,用来锻炼体力的运动。

体操、早操、暖身操、健美操。

2.品格、德行。

《孟子•滕文公下》:“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节操、操守。

3.琴曲。

《列子•汤问》:“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红楼梦•第八七回》:“又将琴谱翻出,借他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

4.姓。如明代有操钦。

2càoㄘㄠˋ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cāoㄘㄠ

详细解释

1.拿;握。

操刀、率尔操觚、同室操戈。

2.掌握;控制。

操纵、稳操胜券、操生杀大权。

3.做(事);从事。

操作、操劳、操持家务、重操旧业。

4.训练;演练。

操兵、出操、操练、操演。

5.一种经过设计编排,用来锻炼身体的运动。

体操、韵律操、健美操。

6.用某种方言、语言说话。

操闽南语、操一口流利英语。

7.志节;品行。

节操、操行、情操。

8.琴曲名。

猗兰操、龟山操、箕子操。

9.弹奏;演奏。

操琴弄弦。

10.姓。

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92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458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406頁,第1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𡘋草平聲。
說文》:把持也。
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
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註〕所執持之志行也。
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又,風調曰操。
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又,琴曲也。
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注解

〔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操〕字拼音是c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喿,五行属

〔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 sào )声。本义是拿着,握在手里。

〔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āo] ⑴ 拿,抓在手里⑵ 控制、掌握⑶ 从事⑷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⑸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⑹ 行为,品行⑺ 姓。

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七刀切頁碼401頁,第21

操把持也。从手喿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雌報反頁碼964頁,第6行,第2

操把持也。從手喿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七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385頁,第2許惟賢1036頁,第9

操把持也。

段注把者,握也。操重讀之曰節操,曰琴操。皆去聲。

从手。喿聲。

段注七刀切。二部。

白话解释

操,把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喿”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手、喿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喿」為聲符,依《說文》,「喿」的本義是「鳥群鳴也」,一群鳥在樹上聒噪,這和「操」義沒有什麼關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10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60頁
4說文校箋第526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474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74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4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89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3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04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418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754頁【補遺】第17791頁
14通訓定聲第125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44頁【崇文】第4173頁
16說文句讀第171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2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09頁,第6字

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2. Drill, Übung (S)​, Verhalten, Tragen (S)​, (eine Sprache oder einen Dialekt)​ sprechen (V)​, drillen, üben, exerzieren, trainieren (V)​, etwas in der Hand haben, halten, etwas in die Hand nehmen, fassen, packen (V)​, sich mit etwas befassen, tun, betreiben (V)
  3. tenir à la main, s'exercer à, s'entraîner à, faire, parler (une langue)​, baiser (vulgaire)​

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操(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操(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操(简·秦·关沮) 关沮

操(简·秦·里耶) 里耶

操(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操(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操(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操(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