攎
笔顺 反馈

复制

ㄌㄨˊ luó ㄌㄨㄛˊ

扌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650E
汉语字典

扌部

19画

16画

左右结构

lu luo

luó

RHAL 86 、 RHLL 98

QYPT

DIKL

51012

650E

[1212153152512125221] 横、竖钩、提、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

攎字概述

折叠展开

〔攎〕字拼音是lú,luó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9画。

〔攎〕字是左右结构

〔攎〕字仓颉码是QYPT 五笔是RHAL 86 、 RHLL 98 四角号码是51012 郑码是DIKL

〔攎〕字的UNICODE是650E。 十进制为25870,UTF-32:0000650e,UTF-8:E6 94 8E。

〔攎〕字的异体字是

攎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ㄌㄨˊ

基本解释

拿;持。

张开。

收敛。

2luóㄌㄨㄛˊ

基本解释

古同“”,拣。

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01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462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410頁,第29

唐韻》:洛乎切;《集韻》:龍都切,𡘋音盧。
說文》:拏持也。

又,揚子《方言》:張也。

一曰引也、斂也。

又,《集韻》:魯故切,音路──捗攎,收斂也。或誤作攄。

又,良何切,音羅──揀也。與攞同。

注解

〔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ú、l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盧

〔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ú] ⑴ 拿;持。⑵ 张开。⑶ 收敛。 [luó] ⑴ 古同“攞”,拣。

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洛乎切頁碼408頁,第4

攎拏持也。从手盧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論孤反頁碼979頁,第1行,第1

攎拏持也。從手盧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洛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38頁,第2許惟賢1060頁,第6

攎拏持也。

段注拏各本作挐。誤。《廣韵》攎下云:攎,斂。

从手。盧聲。

段注洛乎切。五部。

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32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774頁
4說文校箋第539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84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78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01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02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86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32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516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427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975頁【補遺】第17825頁
14通訓定聲第1585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65頁【崇文】第4257頁
16說文句讀第1757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19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1129頁,第2字

攎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攎(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攎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