斞
笔顺 反馈

复制

ㄩˇ

斗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59E
汉语字典

斗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yu

VWUF 86 、 EWUF 98

HOYJ

NBTE

74800

659E

[321511344412] 撇、竖、横、横折、横、横、撇、点、点、点、横、竖

斞字概述

折叠展开

〔斞〕字拼音是yǔ 部首是斗, 总笔画是12画。

〔斞〕字是左右结构

〔斞〕字仓颉码是HOYJ 五笔是VWUF 86 、 EWUF 98 四角号码是74800 郑码是NBTE

〔斞〕字的UNICODE是659E。 十进制为26014,UTF-32:0000659e,UTF-8:E6 96 9E。

〔斞〕字的异体字是

斞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ˇ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容器,也是容量单位:“丝三邸,漆三~。”

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斗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4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478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426頁,第28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𡘋音庾。
說文》:量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絲三邸,漆三斞。
玉篇》:今作庾。
小爾雅》:四豆爲區,四區曰釜,二釜有半曰庾。
集韻》或作𣂂,亦作斔、匬。

注解

〔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斗部

〔斞〕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臾、斗

〔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ǔ] ⑴ 中国古代容器,也是容量单位:“丝三邸,漆三~。”

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斞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以主切頁碼473頁,第1

斞量也。从斗臾聲。《周禮》曰:「桼三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勻取反頁碼1104頁,第6行,第2

斞量也。從斗臾聲。《周禮》曰:「求三斞。」

鍇注臣鍇曰:「《周禮・考工記》之言,注曰:『未聞。』」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以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869頁,第2許惟賢1247頁,第2

斞量也。

段注此量讀五量之量。

从斗。臾聲。

段注以主切。古音在四部。

《周禮》曰:桼三斞。

段注桼各本譌求。今正。《攷工記・弓人》文。鄭注。斞輕重未聞。許亦但云量也。一弓之膠甚少。與《論語》、《攷工記》之庾絶異。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月令》「角斗甬」,甬乃斞之借,東侯對轉。「鬼臾區」或作「鬼容區」,其例同。

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8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20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897頁
4說文校箋第630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63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209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48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9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98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75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606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99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742頁【補遺】第18058頁
14通訓定聲第142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47頁【崇文】第4985頁
16說文句讀第2067頁
17章授筆記第59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7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00頁,第2字

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stack of grain; a measure of 16 dou3

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