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nán ㄋㄢˊ

木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6960
汉语字典

木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nan

nán

形声字

SFMF

DJBJ

FELD

44927

2809

7310

6960

[1234122543112] 横、竖、撇、点、横、竖、竖、横折钩、点、撇、横、横、竖

楠字概述

折叠展开

〔楠〕字拼音是nán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3画。

〔楠〕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木。

〔楠〕字仓颉码是DJBJ 五笔是SFMF 四角号码是44927 郑码是FELD 中文电码是2809 区位码是7310

〔楠〕字的UNICODE是6960。 十进制为26976,UTF-32:00006960,UTF-8:E6 A5 A0。

〔楠〕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楠〕字的异体字是

楠的笔顺

折叠展开

楠的意思

折叠展开

nánㄋㄢˊ

基本解释

〔~木〕常绿大乔木,木材坚固,是贵重的建筑材料,又可做船只、器物等。简称“”,如“~叶油”。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木,南声。本义:楠木)同本义nanmu(Phoebe Zhennan)。樟科,常绿乔木。木材纹理细密,质地坚硬,富有香味,是建筑和制器具的贵重木材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本草纲目》文梓楩楠。——《墨子·公输》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nánㄋㄢˊ

详细解释

植物名。樟科桢楠属,常绿乔木。高者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花淡绿,实紫黑。木材坚密芳香,为栋梁器具均佳。

nánㄋㄢˊ

详细解释

植物名。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公尺,叶为长椭圆形,花小,呈淡绿色。果实紫黑。木材坚密芳香,常用作制造栋梁、器具等。

楠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8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540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486頁,第11

本作枏。詳枏字註。

注解

〔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楠〕字拼音是n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南,五行属

〔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án] ⑴ 〔~木〕常绿大乔木,木材坚固,是贵重的建筑材料,又可做船只、器物等。简称“楠”,如“~叶油”。

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楠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汝閻切頁碼179頁,第9

異體

枏梅也。从木冄聲。

附注桂馥義證:「字或作楠。」邵瑛羣經正字:「枏,俗作楠。《爾雅・釋木》:『梅,枏。』諸本多作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而淹反頁碼442頁,第6行,第2

枏梅也。從木冄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梅一名枏。」又《上林賦》:「楩枏豫章。」此又音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汝閻切古音第七部頁碼954頁,第1許惟賢421頁,第2

枏梅也。從木。冄聲。

段注汝閻切。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楠。

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4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54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56頁
4說文校箋第223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21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77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34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97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13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39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222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77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717頁【補遺】第16843頁
14通訓定聲第50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62頁【崇文】第1845頁
16說文句讀第699頁
17章授筆記第235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4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557頁,第6字

楠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ame of tree, machilus nanmu
  2. Nanmu [ lat. 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 Machilus nanmu, Phoebe nanmu] (S, Bio)
  3. bois dur ressemblent au cèdre

楠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楠(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楠(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楠(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楠(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