涳
笔顺 反馈

复制

kōng ㄎㄨㄥ náng ㄋㄤˊ

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DB3
汉语字典

氵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kong nang

kōng náng

IPWA

EJCM

VWBI

33112

6DB3

[44144534121] 点、点、提、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竖、横

涳字概述

折叠展开

〔涳〕字拼音是kōng,náng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1画。

〔涳〕字是左右结构

〔涳〕字仓颉码是EJCM 五笔是IPWA 四角号码是33112 郑码是VWBI

〔涳〕字的UNICODE是6DB3。 十进制为28083,UTF-32:00006db3,UTF-8:E6 B6 B3。

涳的意思

折叠展开

1kōngㄎㄨㄥ

基本解释

〔~濛〕古同“空蒙”,(细雨)迷茫,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雨亦奇。”

直流。

详细解释

参见“涳蒙”条。

2nángㄋㄤˊ

基本解释

姓。

详细解释

〈书〉水直流。

kōngㄎㄨㄥ

kōngㄎㄨㄥ

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8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628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575頁,第15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𡘋音空。
說文》:直流也。一曰空濛,細雨。

又,《廣韻》:口江切;《集韻》:枯江切,𡘋音腔。又,《廣韻》:女江切;《集韻》:農江切,𡘋𦗳──義𡘋同。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亦直流也。

注解

〔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涳〕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ōng、n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空

〔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ōng] ⑴ 〔~濛〕古同“空蒙”,(细雨)迷茫,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雨亦奇。”⑵ 直流。 [náng] ⑴ 姓。

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苦江切、哭工切頁碼367頁,第22

涳直流也。从水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苦龍反頁碼900頁,第4行,第1

涳宜流也。從水空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哭工切、苦江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197頁,第1許惟賢956頁,第1

涳直流也。从水。空聲。

段注哭工切。又苦江切。九部。

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926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00頁
4說文校箋第477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38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60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71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42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4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89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61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387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915頁【補遺】第17654頁
14通訓定聲第17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61頁【崇文】第3841頁
16說文句讀第1557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3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020頁,第6字

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涳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