渿
笔顺 反馈

渿

复制

nài ㄋㄞˋ

氵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E3F
汉语字典

氵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nai

nài

ISFI

EDMF

VFBK

34191

6E3F

[441123411234] 点、点、提、横、竖、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渿字概述

折叠展开

〔渿〕字拼音是nài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2画。

〔渿〕字是左右结构

〔渿〕字仓颉码是EDMF 五笔是ISFI 四角号码是34191 郑码是VFBK

〔渿〕字的UNICODE是6E3F。 十进制为28223,UTF-32:00006e3f,UTF-8:E6 B8 BF。

渿的意思

折叠展开

渿

nàiㄋㄞˋ

基本解释

〔~沛〕❶水波貌。❷水声。

〔~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新泰市。

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1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636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583頁,第10

唐韻》:奴帶切;《集韻》:乃帶切,𡘋音奈。
說文》:沛之也。
玉篇》:㴎沛,水波貌。

注解

〔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渿〕字拼音是n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柰

〔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ài] ⑴ 〔~沛〕❶水波貌。❷水声。⑵ 〔~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新泰市。

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渿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奴帶切頁碼371頁,第32

渿

渿沛之也。从水柰聲。

附注徐鍇繫傳作「渿,渿沛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能大反頁碼910頁,第4行,第1

渿渿沛也。從水柰聲。

鍇注臣鍇曰:「流清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奴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29頁,第3許惟賢970頁,第4

渿㴎沛也。

段注《玉篇》同。未聞。一本作沛之。《廣韵》、《集韵》、《類篇》同。亦未閒。按㴎沛當係𤃀渧之字誤。又佚渧篆耳。與上文三篆同義。故廁於此。

从水。柰聲。

段注奴帶切。十五部。𤃀郎計切。渧都計切。今俗語多如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泰山旁有渿水,顧亭林以為渿何橋。

渿水(河)在泰山傍,顧寧人以為渿河橋。

渿水在泰山傍。

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6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94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08頁
4說文校箋第486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43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62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75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50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7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3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46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92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052頁【補遺】第17678頁
14通訓定聲第242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76頁【崇文】第3901頁
16說文句讀第1587頁
17章授筆記第46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7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35頁,第2字

渿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渿(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渿(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