湜
笔顺 反馈

复制

shí ㄕˊ

氵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E5C
汉语字典

氵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shi

shí

形声字

IJGH

EAMO

VKAI

36181

3290

6E5C

[441251112134] 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湜字概述

折叠展开

〔湜〕字拼音是shí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2画。

〔湜〕字是左右结构

〔湜〕字仓颉码是EAMO 五笔是IJGH 四角号码是36181 郑码是VKAI 中文电码是3290

〔湜〕字的UNICODE是6E5C。 十进制为28252,UTF-32:00006e5c,UTF-8:E6 B9 9C。

〔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湜〕字的异体字是

湜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íㄕˊ

基本解释

形容水清见底:“~~其沚”。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水清的 (of water)clear。如:湜湜(水清澈的样子;清廉的样子)

shíㄕˊ

详细解释

参见“湜湜”条。

shíㄕˊ

详细解释

〈书〉水清见底。

鉴湖湜湜。

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37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85頁,第1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𡘋音殖。
說文》:水淸底見也。一曰持正貌。
詩・邶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箋〕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也。
類篇》或作㵓。

注解

〔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湜〕字拼音是s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是

〔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í] ⑴ 形容水清见底:“~~其沚”。

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常職切頁碼368頁,第1

湜水清底見也。从水是聲。《詩》曰:「湜湜其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神息反頁碼901頁,第1行,第1

湜水清底見也。從水是聲。《詩》曰:「湜湜其止。」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常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198頁,第5許惟賢956頁,第10

湜水淸見底也。

段注各本作底見。依〈詩〉《釋文》正。《邶風》曰:涇以渭濁。湜湜其止。毛云:涇渭相入而淸濁異。按毛本作止。鄭乃作沚。毛意涇以入渭而形已濁。且以已形渭之湜湜然淸澂。喻君子以新昏而不潔已。且以已而益見新昏之可安。止者,水之澂定也。鄭易止爲沚。云小渚曰沚。湜湜,持正皃。喻君子得新昏。故謂已惡。已之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是其訓湜字,比傅是字之解爲之。非水淸見底之謂矣。

从水。是聲。

段注常職切。古音在十六部。

詩曰:湜湜其止。

段注古今各本及《玉篇》、《集韵》、《類篇》皆作止。《毛詩》舊文也。傳於蒹葭云:小渚曰沚。於此無文。可以證矣。《鄭箋》當有止讀爲沚之文。淺人刪之。而竝改經文。

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7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2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00頁
4說文校箋第47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38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601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71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42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4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89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46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87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0924頁【補遺】第17655頁
14通訓定聲第205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61頁【崇文】第3841頁
16說文句讀第1559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21頁,第4字

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ransparent, clear
  2. rein, bloß
  3. eau claire, pur

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湜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