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
笔顺 反馈

复制

yǎn ㄧㄢˇ

瓦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7517
汉语字典

瓦部

20画

16画

左右结构

yan

yǎn

会意字

HAGN 86 、 HGKY 98

YBMVN

IHYS

21217

7517

[21531512512543121554] 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甗字概述

折叠展开

〔甗〕字拼音是yǎn 部首是瓦, 总笔画是20画。

〔甗〕字是左右结构

〔甗〕字仓颉码是YBMVN 五笔是HAGN 86 、 HGKY 98 四角号码是21217 郑码是IHYS

〔甗〕字的UNICODE是7517。 十进制为29975,UTF-32:00007517,UTF-8:E7 94 97。

〔甗〕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甗〕字的异体字是

甗的意思

折叠展开

yǎnㄧㄢˇ

基本解释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详细解释

1.形声。从瓦,本义: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 。

2.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ancient cooking utensils

昆甗研,善升甗。 —— 《汉书·百官表》注。颜师古云:“善升甗者,谓山形如甑。”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古代用来炊煮的一种蒸锅。器形上大下小,上层为甑,可以蒸;下层为鬲,可以煮,甑鬲之间以箅相隔。

宋•范成大〈劳畬耕〉诗:“早籼与晚𫁂,滥吹甑甗间。”

yǎnㄧㄢˇ

详细解释

古代用于蒸、煮的炊具。上层为甑,下层为鬲,中间是有孔的箅,青铜制或陶制。

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瓦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98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53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705頁,第26

唐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𡘋音巘。
說文》:甑也。一曰穿也。
韻會》:無底甑也。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
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註〕甗,無底甑。
正字通》:《博古圖》:甗之爲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圜,或四足而方。〈考工〉甗註:鄭𤣥謂無底甑。王安石則曰:从鬳、从瓦。鬲獻其氣,甗能受之,然後知甑無底者,所以言其上;鬲獻氣者,所以言其下也。
說文》止訓爲甑,蓋舉其具體言之耳。商有父己甗二,父乙甗、祖已甗、鬲甗二,饕餮甗。周有垂花雷紋甗、盤雲饕餮甗、純素甗二。漢有偃耳甗,皆銅爲之。
方言》:梁謂甗爲鉹。鉹字从金,既从金,則甗未必皆如〈考工〉爲陶器也。

又,《爾雅・釋山》:重甗隒。〔註〕謂山形如累兩甗。〔疏〕山基有重岸也。

又,地名。
春秋・僖十八年》:宋師及齊師戰于甗。〔註〕甗,齊地。

又,《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阤甗錡,嶊崣崛崎。〔註〕甗錡,隆屈窊折貌。
文選》〔註〕:甗,甑也;錡,敧也──上大下小,有似敧甑也。

又,《廣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𡘋音言。又,《廣韻》:語戰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𡘋音彥。又,《廣韻》:魚變切,音獻。又,《集韻》、《韻會𡘋語偃切,音險。又,《集韻》:牛堰切,音撚──義𡘋同。

注解

〔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瓦部

〔甗〕字拼音是y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鬳、瓦

〔甗〕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瓦。本义是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 bì。

〔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 ⑴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⑵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⑶ 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魚蹇切頁碼426頁,第16

甗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讀若言。

附注桂馥義證:「『一曰穿也』者,當云『一穿也』,衍『曰』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擬件反頁碼1017頁,第3行,第3

甗甑也。一曰穿也。從瓦鬳聲,讀若言。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紀公之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魚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51頁,第3許惟賢1108頁,第6

甗甑也。一穿。

段注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𡾮,又譌作嶰也。

从瓦。鬳聲。讀若言。

段注魚蹇切。十四部。

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4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81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08頁
4說文校箋第564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06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86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14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28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0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6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40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45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475頁【補遺】第17885頁
14通訓定聲第287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10頁【崇文】第4437頁
16說文句讀第1840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4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83頁,第2字

甗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earthenware vessel in two parts

甗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甗(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甗(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甗(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甗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