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ㄧˋ

田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7540
汉语字典

田部

8画

3画

上下结构

bi

会意字

LGJJ

WML

KIAN

60221

3952

7815

7540

[25121132] 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竖

畀字概述

折叠展开

〔畀〕字拼音是bì 部首是田, 总笔画是8画。

〔畀〕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水。

〔畀〕字仓颉码是WML 五笔是LGJJ 四角号码是60221 郑码是KIAN 中文电码是3952 区位码是7815

〔畀〕字的UNICODE是7540。 十进制为30016,UTF-32:00007540,UTF-8:E7 95 80。

〔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畀〕字的异体字是

畀的笔顺

折叠展开

畀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ㄧˋ

基本解释

给与。投~豺虎。

详细解释

动词

给与give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 《诗·鄘风·干旄》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畀赋(赋予;给)

ㄅㄧˋ

详细解释

1.赐与、给予。

《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左传•隐公三年》:“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2.酬答。

《诗经•鄘风•干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ㄅㄧˋ

详细解释

〈书〉给予。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诗经‧小雅‧巷伯》)。

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13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759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712頁,第12

古文: 畁

集韻》:必至切;《正韻》:浦至切,𡘋音比。
爾雅・釋詁》:畀,賜也。
書・洪範》:不畀洪範九疇。〔傳〕畀,與也。
詩・衞風》: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傳〕畀,予也。

又,人名。楚昭王妹季芊,字畀我。見《左傳・定四年》。

正韻》:从田、从丌。或从廾,誤。

注解

〔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畀〕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田、丌,五行属

〔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给与

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必至切頁碼147頁,第13

異體畀、𢌿

畁相付與之。約在閣上也。从丌甶聲。

附注《說文新證》:「唐蘭以為甲骨文、金文諸形,即《周禮》八矢中的痹矢。裘錫圭以為甲骨文諸形即古書中稱『匕』的扁長闊的矢鏃,全文畫出矢形而強調其矢鏃。」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必至反頁碼377頁,第4行,第1

畁相付與之,約在閣上也。從丌甶聲。

鍇注臣鍇曰:「閣所以承物,《禮》曰:『天子之閣,左逹五,右逹五。』《春秋左傳》曰:『執曹伯畀宋人。』囟,𣬈之左字,音信。」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必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97頁,第3許惟賢355頁,第3

畁相付与之約在閣上也。

段注与舊作與。《勺部》曰:与與予同。予,推予也。與,黨與也。今正。約當作物。古者物相与必有藉。藉卽閣也。故其字从丌。疑此有奪文。當云相付与也。付与之物在閣上从丌。《祭統》曰: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惠下之道也。畀之爲言與也。能以其餘畀其下者也。此謂上之与下。庋閣而命取之。

从丌。甶聲。

段注甶,敷勿切。鬼頭也。必至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爾雅》畀訓予(=與),亦訓予(我),蓋畀與鼻同,鼻即自字,故訓我。

古無輕唇音,甶音如必,故為畀字之聲。《爾雅》畀訓予(與也),亦訓予(我也),此由畀與鼻同音,鼻與自同字,故畀可訓予(我也)。

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2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9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02頁
4說文校箋第195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83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66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16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6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6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7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192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52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991頁【補遺】第16733頁
14通訓定聲第249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00頁【崇文】第1597頁
16說文句讀第589頁
17說文新證第37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99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718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73頁,第2字

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give
  2. conférer à, donner à, confier à

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畀(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畀(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畀(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畀(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畀(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畀(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畀(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畀(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畀(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畀(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畀(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畀(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畀(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畀(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畀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