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ㄙˋ

礻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7940
汉语字典

礻部

7画

3画

左右结构

si

形声字

PYNN

IFRU

WSYY

37217

4358

7675

7940

[4524515] 点、横撇/横钩、竖、点、横折、横、竖弯钩

祀字概述

折叠展开

〔祀〕字拼音是sì 部首是礻, 总笔画是7画。

〔祀〕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祀〕字仓颉码是IFRU 五笔是PYNN 四角号码是37217 郑码是WSYY 中文电码是4358 区位码是7675

〔祀〕字的UNICODE是7940。 十进制为31040,UTF-32:00007940,UTF-8:E7 A5 80。

〔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祀〕字的异体字是

祀的笔顺

折叠展开

祀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ㄙˋ

基本解释

祭。祭~。~天。~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示,巳声。“”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2.同本义worship Heaven

祀,祭无已也。 —— 《说文》祀,国之大事也。左传·文公二年》五祀。 —— 《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以雷鼓鼓神祀。 —— 《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3.一说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 —— 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4.祭祀worship; offer sacrifice to the gods or spirts of the dead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必祝之。 —— 《战国策》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 《明史·海瑞传》

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

名词

1.祭神的地方site for sacrifice

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 《礼记》

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2.世,代generation

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 —— 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3.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year

惟十有三祀。 —— 《书·洪范》

4.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sacrifice

祀,国之大事也 —— 《左传》

ㄙˋ

详细解释

祭祀。

《尔雅•释诂下》:“祀,祭也。”《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年。

《书经•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

ㄙˋ

详细解释

1.摆上供品,对祖先或神佛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赐福免灾。

祀天、祀灶、祭祀、奉祀。

2.姓。

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1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84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800頁,第12

古文: 𥛴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𡘋音似──祭也。
書・洪範》八政,三曰祀。
禮・祭法》:聖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葘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又,〈月令〉:春祀戸,夏祀竈,秋祀門,冬祀行,中央土,祀中霤。又,〈祭法〉:王爲羣姓立七祀,諸侯爲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又,年也。
書・伊訓》:惟元祀。〔傳〕取四時祭祀一訖也。
釋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氣升,故氣巳也。

又,《孝經・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將見先人也。

又,叶夷益切,音亦。
詩・小雅》「以爲酒食,以享以祀」,叶上翼下福,福音壁。

又,叶養里切,音以。
詩・大雅》: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司馬相如〈封禪頌〉: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又,叶詳兹切,音祠。
參同契》:絫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

集韻》或作𥘰

注解

〔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示部

〔祀〕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礻、巳,五行属

〔祀〕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是祭祀天神。

〔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ì] ⑴ 祭⑵ 中国殷代指年

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詳里切頁碼3頁,第16

異體𥘰

祀祭無已也。从示巳聲。

異體𥛴

禩祀或从異。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祠此反頁碼31頁,第4行,第2

禩祭無已也。從示已聲。

鍇注臣鍇按:《老子》曰:「子孫祭祀不輟。」是也。

反切………頁碼31頁,第5行,第1

祀或從異。

鍇注臣鍇曰:「異,聲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詳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2頁,第6許惟賢5頁,第7

禩祭無巳也。

段注析言則祭無巳曰祀。从巳而釋爲無巳。此如治曰亂,徂曰存。終則有始之義也。《釋詁》曰:祀祭也。

从示。巳聲。

段注詳里切。一部。

祀或从異。

段注《周禮・大宗伯》,小祝注皆云故書祀作禩。按禩字見於故書。是古文也。篆隷有祀無禩。是以漢儒杜子春,鄭司農不識。但云當爲祀,讀爲祀。而不敢直言古文祀。葢其愼也。至許乃定爲一字。至魏時乃入三體石經。古文巳聲異聲同在一部。故異形而同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以聲為訓。祠,春祭。喉音斂,則為齒音;齒音侈,則為喉音。

「祭無已也」,以聲為訓。凡喉音斂,則為齒音,齒音侈,則為喉音,故祀(齒)亦从異(喉)作禩。

「祭無已也」,以聲為訓。凡喉音斂則為齒音,齒音侈則為喉音,故祀(齒)異(喉)作禩。

白话解释

祀,不停地祭祀。字形采用“示”作边旁,“巳”作声旁。“禩”,这是“祀”的异体字,采用“異”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本作「巳」,不從示。後因假借為干支字,轉注為從示、巳聲的「祀」,保留其本義。甲骨文多作「祀」,從示、巳聲,構形左右無別。卜辭作為祭祀之專名。金文與甲骨文同,聲旁或添加裝飾性羨符作「」,構形左右無別。〈作冊大鼎〉「鑄武王文王祀鼎」之「祀」作「」,不從示,當是《說文》或體增「示」作「禩」之所本。戰國文字承甲骨、金文,定形為左形右聲的「祀」字,與篆文同。《說文‧示部》:「,祭無已也。从示、已聲。,祀或從異。」從示表示與祭祀之義相關;從已,表示音讀,兼表永續不絕之義,本義是子孫世代祭祀不絕。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7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7頁
4說文校箋第3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3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3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67頁【補遺】第16152頁【後編】第18167頁
14通訓定聲第67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頁【崇文】第33頁
16說文句讀第9頁
17章授筆記第4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12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8頁,第1字

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acrifice, worship
  2. ein Opfer erbringen

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祀(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祀(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祀(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祀(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祀(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祀(金文·商·商) 金文

祀(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祀(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祀(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祀(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祀(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祀(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祀(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祀(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祀(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祀(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祀(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祀(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祀(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祀(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祀(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祀(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祀(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祀(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祀(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祀(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祀(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祀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