竲
笔顺 反馈

复制

céng ㄘㄥˊ zēng ㄗㄥ

立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AF2
汉语字典

立部

17画

12画

左右结构

ceng zeng

céng zēng

UULJ

YTCWA

SULK

08166

7AF2

[41431432524312511] 点、横、点、撇、提、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竲字概述

折叠展开

〔竲〕字拼音是céng,zēng 部首是立, 总笔画是17画。

〔竲〕字是左右结构

〔竲〕字仓颉码是YTCWA 五笔是UULJ 四角号码是08166 郑码是SULK

〔竲〕字的UNICODE是7AF2。 十进制为31474,UTF-32:00007af2,UTF-8:E7 AB B2。

〔竲〕字的异体字是

竲的意思

折叠展开

1céngㄘㄥˊ

基本解释

没有顶盖的楼台。

高峻。

2zēngㄗㄥ

基本解释

古同“”,巢。

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8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73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836頁,第7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𡘋音嶒──高貌。

又,《廣韻》作騰切;《集韻》:咨騰切,𡘋音增──與橧同。
說文》:北地高樓無屋者。
類篇》:聚薪以居也,夏則居橧巢。或作竲。
韻會》:窮高謂之竲。

注解

〔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立部

〔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éng、z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立、曾

〔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éng] ⑴ 没有顶盖的楼台。⑵ 高峻。 [zēng] ⑴ 古同“橧”,巢。

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士耕切頁碼348頁,第23

竲北地高樓無屋者。从立曾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作滕反頁碼847頁,第6行,第3

竲北地高樓無屋者。從立曾聲。

鍇注臣鍇曰:「立爲高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士耕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001頁,第1許惟賢874頁,第5

竲北地高樓無屋者。

段注北地郡也。高樓上不爲覆曰竲。《禮運》曰:夏則居曾巢。鄭曰:暑則聚薪柴居其上也。此竲之始也。《禮運》本又作竲。

从立。曾聲。

段注士耕切。按當依《廣韵》作滕、疾陵二切。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夏則居橧巢」,橧乃竲之借。

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867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61頁
4說文校箋第445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413頁,第19字
6說文今釋第149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545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06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9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2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43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57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47頁【補遺】第17564頁
14通訓定聲第276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86頁【崇文】第3541頁
16說文句讀第1436頁
17章授筆記第426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1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75頁,第8字

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