笭
笔顺 反馈

复制

líng ㄌㄧㄥˊ

⺮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7B2D
汉语字典

⺮部

11画

5画

上下结构

ling

líng

TWYC

HOII

MOW

88302

7B2D

[31431434454] 撇、横、点、撇、横、点、撇、捺、点、横撇/横钩、点

笭字概述

折叠展开

〔笭〕字拼音是líng 部首是⺮, 总笔画是11画。

〔笭〕字是上下结构

〔笭〕字仓颉码是HOII 五笔是TWYC 四角号码是88302 郑码是MOW

〔笭〕字的UNICODE是7B2D。 十进制为31533,UTF-32:00007b2d,UTF-8:E7 AC AD。

〔笭〕字的异体字是

笭的意思

折叠展开

língㄌㄧㄥˊ

基本解释

古代车子的竹帘。

古代船舱里堆放东西的座架。

〔~箵〕鱼篓,如“~~个个盛鱼满。”

竹笼。

详细解释

名词

1.通“”。车轼下面纵横交结的竹木条lath and bamboo strip

笭,车笭也。 —— 《说文》

2.古代船舱中放器物的床形衬板bed-like plank

舟中床以荐物者曰笭。 —— 《释名》

笭突(古代谓船舱底部用以避水或载物的衬板);笭床(古时棺中垫尸的木板)

língㄌㄧㄥˊ

详细解释

1.横在车前后两旁,用来御风尘的车阑。

《说文解字•竹部》:“笭,车笭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笭,车笭也。按车前后两旁,御风尘者。”

2.竹笼。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八上•释器》:“笭,笼也。”

língㄌㄧㄥˊ

详细解释

〈书〉横在车前后两旁,用来遮挡风尘的车阑。

车笭。

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881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841頁,第3

廣韻》、《集韻》、《韻會》:郎丁切;《正韻》:離呈切,𡘋音靈。
說文》:車笭也。一曰籝也。
廣韻》:籠也。
釋名》:舟中牀以薦物者曰笭,言但有簀加笭牀也。南方人謂之笭突,言濕漏之水突然從下過也。
篇海》:笭箵,小籠。
廣韻》作笭箐。
大唐新語》:漁具曰笭箵。

又,《廣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𡘋𥵝──義同。

又,《集韻》:郎定切,音令──笭䇸,車中筵。

注解

〔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笭〕字拼音是l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令

〔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íng] ⑴ 古代车子的竹帘。⑵ 古代船舱里堆放东西的座架。⑶ 〔~箵〕鱼篓,如“~~个个盛鱼满。”⑷ 竹笼。

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笭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郞丁切頁碼145頁,第3

笭車笭也。从竹令聲。一曰笭,籯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連丁反頁碼371頁,第1行,第1

笭車笭也。從竹令聲。一曰笭籯。

鍇注臣鍇曰:「車闌下,竹織孔聆聆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郎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81頁,第1許惟賢348頁,第4

笭車笭也。从竹。令聲。

段注郎丁切。十一部。

一曰笭,

段注逗。

籯也。

段注竹籠。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車簾也。

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384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96頁
4說文校箋第191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79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646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14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2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4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5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89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49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904頁【補遺】第16721頁
14通訓定聲第334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88頁【崇文】第1549頁
16說文句讀第577頁
17章授筆記第19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8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67頁,第3字

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mboo screen

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笭(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笭(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笭(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笭(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笭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