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ㄏㄨˊ

月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80E1
汉语字典

月部

9画

5画

左右结构

hu

形声字

DEG

JRB

EDJQ

47620

5170

2690

80E1

[122513511] 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横、横

胡字概述

折叠展开

〔胡〕字拼音是hú 部首是月, 总笔画是9画。

〔胡〕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土。

〔胡〕字仓颉码是JRB 五笔是DEG 四角号码是47620 郑码是EDJQ 中文电码是5170 区位码是2690

〔胡〕字的UNICODE是80E1。 十进制为32993,UTF-32:000080e1,UTF-8:E8 83 A1。

〔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胡〕字的异体字是

胡的笔顺

折叠展开

胡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ㄏㄨˊ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在北方;“”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读轻声不儿化)。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wattle

胡,牛顄垂也。 —— 《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狼跋其胡。 —— 《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3.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st. resembling a wattle

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钩的戈戟)

4.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Hu, 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燕山胡骑。 —— 《乐府诗集·木兰诗》亡而入胡。 —— 《淮南子·人间训》将胡骏马。胡人大入塞。

5.对西域诸国,汉、魏、晋、南北朝人皆称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唐人对印度则不称胡。如:胡沙(匈奴居住的沙漠地带;又指钱);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

6.指胡人 Hu people

胡奴(为奴的胡人;对胡人的贱称);胡市(与胡人交易);胡言(胡人的语言)

7.古国名 Hu state。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二月,楚灭 胡。 —— 《左传》

代词

1.怎样;何how

胡,何也。 —— 《广雅·释诂三》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 《书·太甲下》胡能有定? —— 《诗·邶风·日月》

胡说(何说,怎么说);胡为(何故);胡为如此?

2.为什么;何why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诗·鄘风·君子偕老》云胡不夷? —— 《诗·郑风·风雨》胡取禾三百廛兮? —— 《诗·魏风·伐檀》胡不已乎。 —— 《墨子·公输》胡不见我于王。胡不汉先王之法。 —— 《吕氏春秋·察今》胡可得而法。

胡为(何为;为什么);胡然(为何。表示疑问或反诘);胡宁(何乃;为何)

3.什么;何 what

胡底(到什么地步);胡颜(有何面目)

形容词

1.black

或谑张飞胡,或笑 邓艾吃。 —— 李商隐《骄儿诗》

2.远;大 far; great

胡考(犹寿考。年纪大);胡老(胡者,元老);胡福(长远之福;大福)

副词

任意乱来 outrageously; recklessly。 如:胡画拉(瞎扯);胡柴(胡说);胡白(胡说);胡拿(胡闹);胡喷(胡说)

名词

胡须moustache, beard or whiskers

有龙垂胡髯。 —— 《风俗通·正失》

胡髯(“”是“胡子”的通称;“”指两颊上的胡子);胡子;胡须

1.衚 hú。

2.见“胡同”( hútong )“

3.另见 hú。

ㄏㄨˊ

详细解释

1.古代北方和西方诸民族的通称。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五胡乱华。

2.姓。如明代有胡应麟。

1.来自胡族或外国的。

《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晋•干宝《搜神记•卷二》:“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

胡琴、胡桃、胡椒。

2.长远的。

《仪礼•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1.任意、随便。

胡闹、胡说、胡作非为、胡言乱语。

2.何故、为何、怎么。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

什么。

《汉书•卷三九•萧何传》:“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

ㄏㄨˊ

详细解释

1.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如匈奴等;也指西域诸国,如印度、波斯、大秦等。

胡人、五胡十六国。

2.胡人的;胡族的。

胡琴、胡瓜、胡椒、胡萝卜。

3.指胡琴。

二胡、京胡。

4.没有根据地;任意地。

胡闹、胡说八道、胡作非为、胡言乱语。

5.〈书〉表示询问,相当于“为什么”。

田园将芜,胡不归(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姓。

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4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79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945頁,第12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𡘋音瑚。
說文》:牛頷垂也。
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
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
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
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䫇。〔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又,《韻會》:何也。
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又,《集韻》:壽也。
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又,《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又,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又,《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又,遐遠也。
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又,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㯂,關西謂之䌞。〔註〕䌞,懸蠶簿橫也。

又,粉名。
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
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又,餠名。
釋名》:胡餠,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又,胡蝶,蟲名。
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又,《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𡘋曰胡。

又,《正字通》:菰米曰彫胡。
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繁,由胡。
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
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又,鳥名。
禮・表記》:《》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又,《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
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又,水名。
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又,丘名。
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又,禮器。與瑚同。
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又,縣名。
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又,國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又,姓。
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又,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又,《集韻》:洪孤切,音𩑶──戈戟內柄處。

又,胡故切,音護──頸也。
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注解

〔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胡〕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古、⺼,五行属

〔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古声。本义是牛脖子下的垂肉。

〔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ú] ⑴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⑵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⑶ 乱,无道理⑷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⑸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⑹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⑺ 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⑻ 姓。

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戶孤切頁碼132頁,第1

胡𩔞垂也。从𠕎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魂徒反頁碼341頁,第3行,第2

胡牛頷垂也。從肉古聲。

鍇注臣鍇曰:「牛頷下垂皮也,言宛曲也;又,人言漫胡者,謂漫裏其宛曲無稜利也;又謂北狄爲胡,亦然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戸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690頁,第2許惟賢307頁,第8

胡𩔞𠂹也。

段注玄應,司馬貞引皆作牛領。按此言𩔞以包頸也。𩔞,頤也。牛自頤至頸下垂肥者也。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如老狼有胡,鴺胡,龍垂胡䫇是也。胡與矦音轉冣近。故《周禮》立當前矦注曰:車轅前胡下垂柱地者。經傳胡矦遐皆訓何。《士冠禮》。永受胡福。鄭曰:胡猶遐也。《毛傳》。胡,壽也。《謚法》。彌年壽考曰胡。𠈃民耆艾曰胡。皆謂壽命遐遠。

从肉。古聲。

段注戸孤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牛顄垂也。喉、胡一聲之轉。古無鬍字,因胡處生鬚,即名曰胡。訓遐者,乃嘏之假,其實乃一古字耳,故訓久遠。古—嘏—遐。

胡在喉下,故引申為胡髭。胡、侯、遐古雙聲,故同訓何,又同訓壽。

白话解释

胡,牛胫下垂的肉。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古”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肉、古聲。從「肉」,指與動物有關;「古」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349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272頁
4說文校箋第17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65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58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02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0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5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4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170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33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546頁【補遺】第16680頁
14通訓定聲第164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50頁【崇文】第1397頁
16說文句讀第513頁
17說文新證第345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81頁,第6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67頁,第3字
20古字釋要第433頁,第6字

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cklessly, foolishly; wildly
  2. warum, weshalb (Lit)​, hist. Bezeichung die Stämme im Norden und Westen Chinas (S, Gesch)​, ausländisch, von außen kommend, planlos, unüberlegt (Adj)​, Hu (Eig, Fam)
  3. ruelle

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胡(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胡(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胡(简·秦·关沮) 关沮

胡(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胡(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胡(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胡(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胡(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