莏
笔顺 反馈

复制

suō ㄙㄨㄛ

艹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838F
汉语字典

艹部

10画

7画

上下结构

suo

suō

ARIT

TQFH

EDKM

44529

838F

[1221212343] 横、竖、竖、横、竖钩、提、竖、点、点、撇

莏字概述

折叠展开

〔莏〕字拼音是suō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0画。

〔莏〕字是上下结构

〔莏〕字仓颉码是TQFH 五笔是ARIT 四角号码是44529 郑码是EDKM

〔莏〕字的UNICODE是838F。 十进制为33679,UTF-32:0000838f,UTF-8:E8 8E 8F。

莏的意思

折叠展开

suōㄙㄨㄛ

基本解释

〔捼~〕两手相摩。

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7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33頁,第33

標點整理本: 第1001頁,第28

唐韻》:蘇禾切──同「莎」。
玉篇》:手挼莏也。
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云:煩潤猶挼莏也。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
〇〔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注解

〔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莏〕字拼音是suō,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抄

〔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uō] ⑴ 〔捼~〕两手相摩。

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莏(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莏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