菨
笔顺 反馈

复制

jiē ㄐㄧㄝ shà ㄕㄚˋ

艹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83E8
汉语字典

艹部

11画

8画

上下结构

jie sha

jiē shà

AUVF

TYTV

ESZM

44404

83E8

[12241431531] 横、竖、竖、点、横、点、撇、横、撇点、撇、横

菨字概述

折叠展开

〔菨〕字拼音是jiē,shà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1画。

〔菨〕字是上下结构

〔菨〕字仓颉码是TYTV 五笔是AUVF 四角号码是44404 郑码是ESZM

〔菨〕字的UNICODE是83E8。 十进制为33768,UTF-32:000083e8,UTF-8:E8 8F A8。

〔菨〕字的异体字是

菨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iēㄐㄧㄝ

基本解释

〔~馀〕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嫩茎可食,亦可入药。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清廉,廉洁 honest菨,清也。——《玉篇》守疏广止足之计,乐 于陵灌园之菨。——《隶释》

2shàㄕㄚˋ

基本解释

古同“”。

3jiéㄐㄧㄝˊ

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85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038頁,第34

標點整理本: 第1007頁,第8

唐韻》:卽葉切,音接。
玉篇》:莕菨,水草可食。
集韻》引《說文》云:菨餘也,叢生水中,葉在莖端,江東呼爲莕。
韻會》云:《詩傳》作接余。

又,《類篇》:色甲切──同「翣」,棺羽飾也。

注解

〔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ē、sh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妾

〔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ē] ⑴ 〔~馀〕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嫩茎可食,亦可入药。 [shà] ⑴ 古同“翣”。

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菨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子葉切頁碼23頁,第28

菨菨餘也。从艸妾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節攝反頁碼88頁,第2行,第1

菨菨餘也。從艸妾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子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41頁,第4許惟賢61頁,第8

菨菨餘也。

段注三字句。《毛傳》,陸疏作接余。按莕菜,今江浙池沼閒多有。葉不正圜。花黃六出。北方以人莧當之。南方以蓴絲當之。皆非也。

从艸。妾聲。

段注子葉切。八部。

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2頁
4說文校箋第31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6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9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7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36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4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0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6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678頁【補遺】第16231頁
14通訓定聲第57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9頁【崇文】第313頁
16說文句讀第91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60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77頁,第10字

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菨(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菨(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菨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