葖
笔顺 反馈

复制

ㄊㄨ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8456
汉语字典

艹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tu

APWD

TJCK

EWGS

44804

8456

[122445341344] 横、竖、竖、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撇、捺、点

葖字概述

折叠展开

〔葖〕字拼音是tū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2画。

〔葖〕字是上下结构

〔葖〕字仓颉码是TJCK 五笔是APWD 四角号码是44804 郑码是EWGS

〔葖〕字的UNICODE是8456。 十进制为33878,UTF-32:00008456,UTF-8:E8 91 96。

〔葖〕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葖〕字的异体字是

葖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ㄊㄨ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萝卜一类的植物。

详细解释

——见“蓇葖”( gūtū )

ㄊㄨˊ

详细解释

植物名。即萝卜。莱菔属。开紫花,根部肥大。

《尔雅•释草》:“葖,芦萉。”晋•郭璞•注:“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宋•邢昺•疏:“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葖,俗呼雹葖;一名芦菔,今谓之萝卜是也。”

ㄊㄨˊ

详细解释

植物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作羽状分裂,有锯齿。花白色或淡紫色,花后结生细长角果。主根肥大,长圆柱形或球形,皮白色或红色,可食。种子可入药。也作“莱菔”、“芦菔”、“萝卜”。台⃝也作“菜头”。

葖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044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013頁,第10

唐韻》:徒骨切,音突。
爾雅・釋草》:葖,蘆萉。〔註〕萉宜爲菔,蘆菔也,紫花大根,俗呼雹突。詳前菔字註。

注解

〔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葖〕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突

〔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ū] ⑴ 古书上说的萝卜一类的植物。

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葖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葖(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葖(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葖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