蒚
笔顺 反馈

复制

ㄌㄧˋ

艹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849A
汉语字典

艹部

13画

10画

上下结构

li

AGKH

TMRB

EAJL

44227

849A

[1221251254312]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蒚字概述

折叠展开

〔蒚〕字拼音是lì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3画。

〔蒚〕字是上下结构

〔蒚〕字仓颉码是TMRB 五笔是AGKH 四角号码是44227 郑码是EAJL

〔蒚〕字的UNICODE是849A。 十进制为33946,UTF-32:0000849a,UTF-8:E8 92 9A。

蒚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ㄌㄧˋ

基本解释

蒲草的穗轴。

山蒜。

山蒿。

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048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017頁,第14

唐韻》:郎擊切,音靂。
爾雅・釋草》:蒚,山蒜。

又,《廣韻》:下革切,音覈。
爾雅・釋草》:莞苻蘺,其上蒚。
玉篇》:蒲蒚,謂今蒲頭有臺,臺上有重臺,中出黃卽蒲黃,又曰山蒿也。

注解

〔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蒚〕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鬲

〔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ì] ⑴ 蒲草的穗轴。⑵ 山蒜。⑶ 山蒿。

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力的切頁碼19頁,第16

蒚夫蘺上也。从艸鬲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移隔反頁碼74頁,第5行,第1

蒚夫蘺上也。從艸鬲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蒚,莞上之臺首也。」

鍇注臣按:草木將生華,先抽莖臺,今謂菜臺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力的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11頁,第2許惟賢48頁,第2

蒚夫離上也。

段注見《釋艸》。

从艸。鬲聲。

段注力的切。十六部。按前旣有莞艸可以作席之文。復出𦺊字。則《爾雅》𦺊苻離,非可以作席之莞也。

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5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4頁
4說文校箋第25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1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7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35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3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1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23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21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550頁【補遺】第16215頁
14通訓定聲第213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2頁【崇文】第245頁
16說文句讀第73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19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69頁,第10字

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蒚(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