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ài ㄘㄞˋ

艹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8521
汉语字典

艹部

14画

11画

上下结构

cai

cài

形声字

AWFI

TBOF

ERBK

44901

5591

1844

8521

[12235445411234] 横、竖、竖、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蔡字概述

折叠展开

〔蔡〕字拼音是cài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4画。

〔蔡〕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木。

〔蔡〕字仓颉码是TBOF 五笔是AWFI 四角号码是44901 郑码是ERBK 中文电码是5591 区位码是1844

〔蔡〕字的UNICODE是8521。 十进制为34081,UTF-32:00008521,UTF-8:E8 94 A1。

〔蔡〕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蔡〕字的异体字是

蔡的笔顺

折叠展开

蔡的意思

折叠展开

càiㄘㄞˋ

基本解释

野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

占卜用的大龟。蓍~。

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祭声。本义:野草。

2.同本义wild grass

蔡,草也。 —— 《说文》蔡,草莽也。 —— 《楚辞》注蔡莽螫刺,昆虫毒噬。 —— 左思《魏都赋》

3.周代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县一带Cai state

文王子 叔度封于汝南上蔡为侯,作乱。 周公放之。其子 蔡仲成王复封至平侯,徙新 蔡,昭侯徙九江下 蔡,战国时灭于 楚。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占卜用的大龟big turtle

且致大蔡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大蔡(大龟)

5.姓。

1càiㄘㄞˋ

详细解释

1.野草。

《说文解字•艸部》“”字•清•段玉裁•注:“草生之散乱也。”《文选•左思•魏都赋》:“蔡莽螫剌,昆虫毒噬。”

2.大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贾,且致大蔡焉。”唐•元稹〈芳树〉诗:“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

3.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位于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带。

4.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蔡墨。

2ㄙㄚˋ

详细解释

流放、放逐。

《左传•昭公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夫岂不爱,王室故也。”晋•杜预•注:“蔡,放也。”

càiㄘㄞˋ

详细解释

1.古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约位于今河南新蔡、上蔡、汝南一带,战国时为楚所灭。

2.姓。

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21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055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024頁,第15

古文: 𣞖

唐韻》:倉大切;《集韻》、《類篇》:七蓋切,𡘋音䌨。
說文》:草也。
玉篇》:草芥也、草際也。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何晏註〕蔡,國君之守,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又,山名。
書・禹貢》:蔡蒙旅平。〔疏〕蔡,山名。

又,〈禹貢〉:二百里蔡。〔傳〕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𥳑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
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
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又,桑割切,音薩──放也。
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
韻會》本作𥻦,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又,《韻補》叶子例切,音祭。王褒〈九懷〉: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注解

〔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蔡〕字拼音是c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祭,五行属

〔蔡〕字造字法是形声,祭声。本义是野草。

〔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ài] ⑴ 野草。⑵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⑶ 占卜用的大龟⑷ 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⑸ 姓。

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蒼大切頁碼26頁,第28

蔡艸也。从艸祭聲。

附注王筠句讀:「《玉篇》:『蔡,艸芥也。』以《丰部》說『艸蔡也(象艸生之𢿨亂也)』推之,則此當作『艸丰也』。《玉篇》借用芥字耳。」張舜徽說文約注:「蔡之本義,當為芟艸。說解原文當作『丰艸也』。丰即割之初文,此與四篇『丰,蔡艸也』義可互明。後人既誤倒蔡篆下說解為『艸丰也』,又以丰字久廢不用,以芥易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蒼大反頁碼96頁,第6行,第1

蔡艸也。從艸祭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蒼大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0頁,第2許惟賢69頁,第14

蔡艸丯也。

段注丯讀若介。丯字本無。今補。四篇曰:丯,艸蔡也。此曰:蔡,艸丯也。是爲轉注。艸生之散亂也。丯蔡曡韵。猶𦱊𦺝。此無丯字。則蔡當爲艸名。不廁此處矣。

从艸。祭聲。

段注蒼大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草丯。「蔡蔡叔」[一]當作「𥻦」,竄、𥻦音義同㝮。

草丯也。蔡稱大龜者[二],因蔡國多此物。

草丯也。草芥=丯。「蔡蔡叔」之上蔡字,當作「𥻦」,(言放蔡叔也?)竄、𥻦音義皆同。㝮,塞也;與竄、𥻦字近。蔡訓大龜者,因蔡國多此物。

草丯也。[一]《左傳•昭公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杜預注:「蔡,放也。」[二]《論語•公冶長》:「臧文仲居蔡」。皇疏:「蔡,大龜也。」

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0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8頁
4說文校箋第36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0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0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1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67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20頁,第32字
11標注說文第36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30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770頁【補遺】第16245頁
14通訓定聲第267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9頁【崇文】第353頁
16說文句讀第108頁
17章授筆記第46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9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84頁,第13字

蔡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urname; species of tortoise
  2. Cai (Eig, Fam)
  3. (nom de famille)​

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蔡(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蔡(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蔡(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蔡(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蔡(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蔡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