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ㄧˋ

艹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859C
汉语字典

艹部

16画

13画

上下结构

bi

形声字

ANKU

TSRJ

EXJS

44241

5643

6221

859C

[1225132514143112] 横、竖、竖、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

薜字概述

折叠展开

〔薜〕字拼音是bì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6画。

〔薜〕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木。

〔薜〕字仓颉码是TSRJ 五笔是ANKU 四角号码是44241 郑码是EXJS 中文电码是5643 区位码是6221

〔薜〕字的UNICODE是859C。 十进制为34204,UTF-32:0000859c,UTF-8:E8 96 9C。

〔薜〕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薜〕字的异体字是

薜的笔顺

折叠展开

薜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ㄧˋ

基本解释

古书上指当归。

〔~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如“~萝”。

古书上指野麻。

详细解释

名词

1.指薜荔,木本植物 climbing fig; creeping fig。如:薜服(即薜衣);薜户(为薜荔所缠绕的门户。指隐者的住所)

2.姓。

1ㄅㄧˋ

详细解释

参见“薜荔”、“薜罗”等条。

2ㄅㄛˋ

详细解释

1.一种药草。

《尔雅•释草》:“薜,山蕲。”

2.山麻,生于山中。

《尔雅•释草》:“薜,山麻。”

破裂。

《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凡陶旊之事,髻垦薜暴,不入市。”

ㄅㄧˋ

详细解释

1.姓。

2.参见【薜荔】。

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061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031頁,第24

唐韻》、《集韻》、《韻會𡘋蒲計切,音備。
說文》:牡贊也。卽薜茘。屈原〈離騷〉:貫薜茘之落蘂。

又,博厄切,音檗。
爾雅・釋草》:薜,山蘄。〔註〕當歸也。

又,薜,山麻。〔註〕麻生山中者名薜。

又,必益切,音辟──義同。

又,弼角切,音雹。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註〕薜,破裂也。劉昌宗讀雹。

又,與僻同。
前漢・揚雄傳》:陋三神之阨薜。

注解

〔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薜〕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辟,五行属

〔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古书上指当归。⑵ 〔~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萝”。⑶ 古书上指野麻。

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蒲計切頁碼21頁,第5

薜牡贊也。从艸辟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避契反頁碼79頁,第2行,第3

薜牡贊也。從艸辟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有之注,云:「未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蒲計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21頁,第4許惟賢52頁,第8

薜牡贊也。

段注見《釋艸》。

从艸。辟聲。

段注蒲計切。古音在十六部。

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8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6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7頁
4說文校箋第27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3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8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7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5頁,第27字
11標注說文第26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29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597頁【補遺】第16220頁
14通訓定聲第214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8頁【崇文】第269頁
16說文句讀第79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3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72頁,第9字

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evergreen shrubs, ligusticum
  2. ficus

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