藗
笔顺 反馈

复制

ㄙㄨˋ

艹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85D7
汉语字典

艹部

17画

14画

上下结构

su

AGKP 86 、 ASKP 98

TYDO

EWJR

44308

85D7

[12212512343534454]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藗字概述

折叠展开

〔藗〕字拼音是sù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7画。

〔藗〕字是上下结构

〔藗〕字仓颉码是TYDO 五笔是AGKP 86 、 ASKP 98 四角号码是44308 郑码是EWJR

〔藗〕字的UNICODE是85D7。 十进制为34263,UTF-32:000085d7,UTF-8:E8 97 97。

藗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ㄙㄨˋ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白茅一类的植物。

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4頁,第31

同文書局本: 第1065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35頁,第38

唐韻》:桑谷切;《韻會》:蘇木切,𡘋音速。
說文》:牡茅。
爾雅・釋草》:藗,牡茅。〔註〕白茅屬。

通作蔌。

注解

〔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藗〕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遬

〔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ù] ⑴ 古书上说的白茅一类的植物。

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桑谷切頁碼22頁,第12

藗牡茅也。从艸遬聲。遬,籀文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孫卜反頁碼83頁,第3行,第2

藗牡茅也。從艸遫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曰:「白茅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桑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1頁,第1許惟賢56頁,第9

藗牡茅也。

段注見《釋艸》。此當與菅茅二篆類廁而不爾者,葢其種類殊也。

从艸。遬聲。

段注桑谷切。三部。

遬籒文速。

段注凡速聲字皆從速。則牡茅字作䔎可矣。而小篆偶從遬。與他速聲字不畫一。故箸之。序曰:小篆取史籒大篆或頗省改。藗者,大篆文應省改而不省改者也。

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6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9頁
4說文校箋第29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24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8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0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6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28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4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637頁【補遺】第16226頁
14通訓定聲第151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3頁【崇文】第289頁
16說文句讀第85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4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74頁,第13字

藗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藗(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