觲
笔顺 反馈

复制

xīng ㄒㄧㄥ

角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89F2
汉语字典

角部

17画

10画

左右结构

xing

xīng

QEUH 86 、 QEUG 98

NBTGQ

RLUM

28251

89F2

[35351124311213112] 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点、撇、横、横、竖、横、撇、横、横、竖

觲字概述

折叠展开

〔觲〕字拼音是xīng 部首是角, 总笔画是17画。

〔觲〕字是左右结构

〔觲〕字仓颉码是NBTGQ 五笔是QEUH 86 、 QEUG 98 四角号码是28251 郑码是RLUM

〔觲〕字的UNICODE是89F2。 十进制为35314,UTF-32:000089f2,UTF-8:E8 A7 B2。

〔觲〕字的异体字是

觲的意思

折叠展开

xīngㄒㄧㄥ

基本解释

〔~~〕古同“騂騂”,(弓)调得很好的样子。

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角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3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44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118頁,第31

唐韻》:息營切;《集韻》:思營切,𡘋音騂。
說文》:用角低仰便也。
詩・小雅》:觲觲角弓。〔註〕弓調和貌。今本作騂。

集韻》:或省作觪。

注解

〔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角部

〔觲〕字拼音是x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角、𬙮

〔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īng] ⑴ 〔~~〕古同“騂騂”,(弓)调得很好的样子。

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息營切頁碼138頁,第19

異體觪、𧤱

觲用角低仰便也。从羊、牛、𧢲。《詩》曰:「觲觲角弓。」

附注徐灝注箋:「觲取義於牛角,不當从羊。羊疑辛之譌,以辛為聲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火玄反頁碼357頁,第1行,第3

觲用角低仰便也。從羊、牛、角。讀若《詩》曰:「觲觲角弓。」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息營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40頁,第3許惟賢329頁,第3

觲用角低仰便也。

段注《小雅》。騂騂角弓。毛曰:騂騂,調利也。按毛意謂角弓張弛便易。許意謂獸之舉角高下馴擾。毛說正許說之引伸也。

牛角。

段注羊,祥也。祥,善也。牛角馴善之意。息營切。十一部。

讀若詩曰觲觲角弓。

段注今詩作騂騂。按許所引詩作觲。則不得言讀若。鉉本所以刪讀若也。〈詩〉音義云:騂騂,《說文》作弲。火全反。此陸氏之誤。當云《說文》作觲也。弲自訓角弓。不訓弓調利。

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76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6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285頁
4說文校箋第18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7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62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09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53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90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0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180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42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4745頁【補遺】第16698頁【補編】第14919頁
14通訓定聲第331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71頁【崇文】第1481頁
16說文句讀第548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0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454頁,第1字

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觲(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觲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