貒
笔顺 反馈

复制

tuān ㄊㄨㄢ tuàn ㄊㄨㄢˋ

豸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8C92
汉语字典

豸部

16画

9画

左右结构

tuan

tuān tuàn

EEMJ 86 、 EMDJ 98

BHUMB

PQLG

22227

8C92

[3443533252132522] 撇、点、点、撇、弯钩、撇、撇、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貒字概述

折叠展开

〔貒〕字拼音是tuān,tuàn 部首是豸, 总笔画是16画。

〔貒〕字是左右结构

〔貒〕字仓颉码是BHUMB 五笔是EEMJ 86 、 EMDJ 98 四角号码是22227 郑码是PQLG

〔貒〕字的UNICODE是8C92。 十进制为35986,UTF-32:00008c92,UTF-8:E8 B2 92。

〔貒〕字的异体字是

貒的意思

折叠展开

1tuānㄊㄨㄢ

基本解释

猪獾。

详细解释

名词

獾的别名 another name for badger貒,即今猪獾也。处处山野间有之,穴居。状似小猪形,体肥而行钝…短足短尾,尖喙褐毛。——《本草纲目。兽部二》

2tuànㄊㄨㄢˋ

基本解释

野猪。

详细解释

一种外形似猪的动物。即猪獾。体形肥大,行动迟钝。短尾、尖嘴,擅掘洞,穴居。

明•张自烈《正字通•豸部》:“貒,猪獾,一名獾㹠,状似小猪,体肥,行钝,穴居,足尾短,褐毛,尖喙,能孔地,食虫肉。”

tuānㄊㄨㄢ

详细解释

哺乳动物名。即猪獾。外形似猪,短尾、尖嘴,擅于掘洞。体形肥大且行动缓慢。

tuānㄊㄨㄢ

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77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202頁,第26

標點整理本: 第1178頁,第34

唐韻》:他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𡘋音湍。
爾雅・釋獸》:貒子,貗。〔註〕貒,豚也,一名貛。〔疏〕貒,獸似豕而肥。揚子《方言》:貛,關西謂貒。
楚辭・九思》:貒貉兮蟫蟫。

又,《廣韻》:通貫切;《集韻》:吐玩切,𡘋音彖──獸名,野豕也。或作𧳩

又,《集韻》:呼官切,音歡──貛,或作貒。

注解

〔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uān、t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豸、耑

〔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ān] ⑴ 猪獾。 [tuàn] ⑴ 野猪。

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他耑切頁碼318頁,第7

𧳲

異體

𧳲獸也。从豸耑聲。讀若湍。

附注按:段注本依《韻會》所據及《爾雅音義》所引補「似豕而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士鑾反頁碼788頁,第1行,第1

𧳲獸也。從豸耑聲。讀若湍。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貒,豚,一名貛。」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他耑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830頁,第3許惟賢800頁,第1

𧳲貒獸也。

段注各本無貒字。今補。三字爲一句。《釋獸》曰:狐貍貒貈醜。其足蹯。其跡𠘯。貒子貗。

似豕而肥。

段注各本無此四字。今依《韵會》所據及《爾雅音義》所引補。

从豸。耑聲。讀若湍。

段注他耑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炭皮即貒皮也。

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8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79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06頁
4說文校箋第406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380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37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33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70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2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48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394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26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502頁【補遺】第17441頁
14通訓定聲第294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23頁【崇文】第3289頁
16說文句讀第1308頁
17章授筆記第39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2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08頁,第11字

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貒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