蹛
笔顺 反馈

复制

dài ㄉㄞˋ

足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8E5B
汉语字典

足部

18画

11画

左右结构

dai

dài

KHAH

RMKPB

JIWL

64127

8E5B

[251212113221545252]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竖、横、撇、竖弯钩、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

蹛字概述

折叠展开

〔蹛〕字拼音是dài 部首是足, 总笔画是18画。

〔蹛〕字是左右结构

〔蹛〕字仓颉码是RMKPB 五笔是KHAH 四角号码是64127 郑码是JIWL

〔蹛〕字的UNICODE是8E5B。 十进制为36443,UTF-32:00008e5b,UTF-8:E8 B9 9B。

〔蹛〕字的异体字是

蹛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àiㄉㄞˋ

基本解释

繞,環繞:“秋,馬肥,大會~林。”

详细解释

形容词

高峻 lofty。如:高霓(高峻的样子)

2diéㄉㄧㄝˊ

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232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212頁,第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當蓋切,音帶。
說文》:踶也。

又,《史記・匈奴傳》:大會蹛林。〔註〕《索隱》曰:蹛林,地名。
漢書註》:服虔曰:蹛,音帶──秋社八月中會祭處也。師古曰:蹛者,繞林木而祭也。

又,《廣韻》、《集韻𡘋直例切,音滯。又,《集韻》:當何切,音多──義𡘋同。

又,《史記・平準書》:留蹛無所食。〔註〕《索隱》曰:音逝──謂貯也。

又,《集韻》:徒蓋切,音大──過也。

又,都甘切,音儋──與襜同。

又,《集韻》、《類篇𡘋徒結切,音耋──與跌同。

注解

〔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蹛〕字拼音是d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帶

〔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ài] ⑴ 繞,環繞:“秋,馬肥,大會~林。”

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蹛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