軜
笔顺 反馈

复制

ㄋㄚˋ

車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8EDC
汉语字典

車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na

LMWY

JJOB

FKLO

54027

8EDC

[12511122534] 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折钩、撇、点

軜字概述

折叠展开

〔軜〕字拼音是nà 部首是車, 总笔画是11画。

〔軜〕字是左右结构

〔軜〕字仓颉码是JJOB 五笔是LMWY 四角号码是54027 郑码是FKLO

〔軜〕字的UNICODE是8EDC。 十进制为36572,UTF-32:00008edc,UTF-8:E8 BB 9C。

〔軜〕字的异体字是

軜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ㄋㄚˋ

基本解释

骖马内侧的缰绳:“鋈以觼~。”

详细解释

两骖马内侧系贯于轼前系环的缰绳。

《说文解字•车部》:“𫐇,骖马内辔系轼前者。”《诗经•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𫐇。”汉•毛亨•传:“𫐇,骖内辔也。”

ㄋㄚˋ

详细解释

〈书〉骖马内侧系于轼上的缰绳。

ㄋㄚˋ

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3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240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222頁,第20

廣韻》、《正韻𡘋奴荅切,音納。
說文》:驂馬內轡,繫軾前者。
詩・秦風》:鋈以觼軜。〔箋〕謂白金飾皮爲觼,以納物也。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繫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逼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也。

注解

〔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軜〕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內

〔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à] ⑴ 骖马内侧的缰绳:“鋈以觼~。”

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奴荅切頁碼475頁,第30

軜驂馬內轡繫軾前者。从車內聲。《詩》曰:「𣵽𧥎軜。」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奴合反頁碼1111頁,第4行,第1

軜驂馬内轡繫軾前者。從車内聲。《詩》曰:「鋈以觼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奴荅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902頁,第3許惟賢1260頁,第7

軜驂馬內𦆕系軾歬者。

段注系各本作繫。繫見《糸部》。非其義也。今正。驂馬㒳內轡爲環系諸軾前。故御者衹六轡在手。《秦風・毛傳》曰:軜,驂內轡也。是則軜之言內,謂內轡也。其所入軾前之環曰觼。《角部》曰觼,環之有舌者是也。詩言觼軜者,言施觼於軜也。《大戴禮》。六官以爲轡。司會均入以爲軜。此引申叚借之義也。

从車。內聲。

段注奴荅切。八部。按內聲當在十五部。而十五部字之入八部者,自古然矣。

詩曰:𣵽㠯觼軜。

段注今《小戎》𣵽作鋈。小徐本先輔後軜。今易之。

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4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21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903頁
4說文校箋第634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566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211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0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0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7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610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504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852頁【補遺】第18073頁
14通訓定聲第237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59頁【崇文】第5033頁
16說文句讀第2086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72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08頁,第4字

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eins

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軜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