迵
笔顺 反馈

复制

dòng ㄉㄨㄥˋ

辶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U+8FF5
汉语字典

辶部

9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dong

dòng

MGKP

YBMR

WLD

37302

8FF5

[251251454] 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迵字概述

折叠展开

〔迵〕字拼音是dòng 部首是辶, 总笔画是9画。

〔迵〕字是半包围结构

〔迵〕字仓颉码是YBMR 五笔是MGKP 四角号码是37302 郑码是WLD

〔迵〕字的UNICODE是8FF5。 十进制为36853,UTF-32:00008ff5,UTF-8:E8 BF B5。

〔迵〕字的异体字是

迵的意思

折叠展开

dòngㄉㄨㄥˋ

基本解释

通达:“~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

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7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255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1239頁,第16

唐韻》、《集韻𡘋徒弄切,音洞。
廣韻》:過也。
史記・倉公傳》:診其脈迵風。〔註〕言風洞徹五臟也。

又,《玉篇》:徒東切,音同──達也。揚子《𤣥》:中㝠獨達,迵迵不屈。〔註〕中心㝠㝠迵達,故通而不盡。

注解

〔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迵〕字拼音是dò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同

〔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òng] ⑴ 通达:“~风者,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

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弄切頁碼54頁,第10

迵迵,迭也。从辵同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頭貢反頁碼156頁,第6行,第2

迵迵迭也。從辵同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弄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91頁,第2許惟賢130頁,第9

迵迵,

段注此複舉字之未刪者。

迭也。

段注迭當作达。《玉篇》云:迵,通達也。是也。《水部》。洞,疾流也。《馬部》。駧,馳馬洞去也。義皆相同。《倉公傳》曰:臣意診其脈曰迵風。裴曰:迵音洞。言洞徹入四肢。

从辵。同聲。

段注徒弄切。九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通達也。洞悉字當作迵。

通達也,故洞悉字當作迵。

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4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5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29頁
4說文校箋第73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23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41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03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2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73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55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525頁【補遺】第16363頁
14通訓定聲第13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56頁【崇文】第621頁
16說文句讀第210頁
17章授筆記第85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1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95頁,第1字

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迵(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迵(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迵(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迵(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迵(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迵(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迵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