迾
笔顺 反馈

复制

liè ㄌㄧㄝˋ

辶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U+8FFE
汉语字典

辶部

9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lie

liè

GQJP

YMNN

WARK

32300

8FFE

[135422454] 横、撇、横撇/横钩、点、竖、竖钩、点、横折折撇、捺

迾字概述

折叠展开

〔迾〕字拼音是liè 部首是辶, 总笔画是9画。

〔迾〕字是半包围结构

〔迾〕字仓颉码是YMNN 五笔是GQJP 四角号码是32300 郑码是WARK

〔迾〕字的UNICODE是8FFE。 十进制为36862,UTF-32:00008ffe,UTF-8:E8 BF BE。

〔迾〕字的异体字是

迾的意思

折叠展开

lièㄌㄧㄝˋ

基本解释

拦阻,古代帝王外出时派武士列队警戒,阻止人们通行:“张弓带鞬,遮~出入。”

通“”,排列:“相与~乎高原之上。”

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256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240頁,第6

古文: 迣

唐韻》、《正韻》:良薛切;《韻會》:力薛切;《五音集韻》:良傑切,𡘋音列。
廣韻》:遮也、遏也。

又,《集韻》:車駕淸道也。
後漢・輿服志》:張弓帶鞬,遮迾出入。張衡〈西京賦〉:迾卒淸侯。

又,通作列。
禮・玉藻》:山澤列而不賦。〔註〕列言遮迾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力制切,音例──義同。

又,通作厲。
周禮・地官・山虞》:物爲之厲。〔註〕厲,遮列守之也。互詳前迣字註。

注解

〔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迾〕字拼音是li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列

〔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iè] ⑴ 拦阻,古代帝王外出时派武士列队警戒,阻止人们通行:“张弓带鞬,遮~出入。”⑵ 通“列”,排列:“相与~乎高原之上。”

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良薛切頁碼54頁,第40

𨔜

異體𨔭、迾

𨔜遮也。从辵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良舌反頁碼158頁,第6行,第1

𨔜遮也。從辵𠛱聲。

鍇注臣鍇按:顏延之《赭白馬賦》曰:「進迫遮迾。」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良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5頁,第7許惟賢132頁,第15

𨔜遮也。

段注《周禮》假厲爲之。山虞,澤虞,卝人,迹人厲禁。大鄭云:遮列守之是也。《禮記》假列爲之。《玉藻》。山澤列而不賦。鄭云:列之言遮列也是也。《漢書》假迣爲之。《禮樂志》,鮑宣傳晉灼云:迣古迾字是也。《西京賦》。迾卒淸𠋫。李引《禮記》注。迾,遮也。此可證《玉藻》注本作列之言迾遮也。今本誤。

从辵。列聲。

段注良薛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厲禁當从迾,行列之列亦當作迾,列即今裂字。籬=迾。

厲禁、行列皆當作迾。列即今之分裂字(裂,布之餘也。衣縫也?誼别。)。行列所以用迾者,因用籬琶遮好樹木,故有行列。

厲禁,行列字皆當作迾,列即今裂字,裂,布之餘也。

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5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5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31頁
4說文校箋第74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69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23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4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5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62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43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7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56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554頁【補遺】第16371頁
14通訓定聲第271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59頁【崇文】第633頁
16說文句讀第215頁
17章授筆記第8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4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00頁,第6字

迾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nt.) row

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迾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