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ㄨˋ

辶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U+902F
汉语字典

辶部

11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lu

形声字

VIPI

YVNE YNME

WXKV

37309

6629

6954

902F

[51124134454] 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逯字概述

折叠展开

〔逯〕字拼音是lù 部首是辶, 总笔画是11画。

〔逯〕字是半包围结构 五行属火。

〔逯〕字仓颉码是YVNE YNME 五笔是VIPI 四角号码是37309 郑码是WXKV 中文电码是6629 区位码是6954

〔逯〕字的UNICODE是902F。 十进制为36911,UTF-32:0000902f,UTF-8:E9 80 AF。

〔逯〕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逯的笔顺

折叠展开

逯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ㄌㄨˋ

基本解释

任意地行走。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随意行走 walk as one pleases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淮南子》

名词

群众 mass冲心幽被,奖逯无偏。——南朝 齐· 王僧令《皇太子释奠会》

ㄌㄨˋ

详细解释

走路谨慎的样子。

《说文解字•辵部》:“逯,行谨逯逯也。”

随意的、无目的的。

《淮南子•精神》:“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汉•高诱•注:“逯,谓无所为忽然往来也。”

姓。如汉代有逯并。

ㄌㄨˋ

详细解释

1.〈书〉随意的;毫无目的的。

浑然而往,逯然而来(汉‧刘安《淮南子‧精神》)。

2.姓。

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6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25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243頁,第10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𡘋音錄。
說文》:行謹逯逯也。
博雅》:逯逯,衆也。

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
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又,姓。
風俗通》:逯,秦邑,其大夫封于逯,因氏焉。前漢蒙鄕侯逯普。王莽大司馬逯並,後趙逯明。

又,《集韻》與逮同。詳後逮字註。

注解

〔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逯〕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彔,五行属

〔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ù] ⑴ 任意地行走。⑵ 姓。

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逯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盧谷切頁碼54頁,第9

逯行謹逯逯也。从辵录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慮木反頁碼156頁,第6行,第1

逯行謹逯逯也。從辵彔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盧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1頁,第1許惟賢130頁,第8

逯行謹逯逯也。

段注張衡賦趢趗謂局小皃。義與此同。《廣雅》。逯逯,眾也。《女部》。娽,隨從也。《蕭相國世家》、《平原君列傳》作錄錄。義皆相近。

从辵。彔聲。

段注盧谷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凡从录者皆不中用。

錄。未有奇節,當作逯逯。

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5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29頁
4說文校箋第7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23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41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3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2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73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55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524頁【補遺】第16363頁
14通訓定聲第147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56頁【崇文】第621頁
16說文句讀第210頁
17章授筆記第8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1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94頁,第6字

逯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eave without reason; surname
  2. Lu (Eig, Fam)
  3. marcher avec précaution, marcher sans but

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逯(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逯(简·楚〔战国〕·夕阳坡) 楚〔战国〕 夕阳坡

逯(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逯(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逯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