醓
笔顺 反馈

复制

tǎn ㄊㄢˇ

酉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9193
汉语字典

酉部

16画

9画

左右结构

tan

tǎn

SGPL

MWLUT

FDRL

14612

9193

[1253511453525221] 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竖、横折、竖、竖、横

醓字概述

折叠展开

〔醓〕字拼音是tǎn 部首是酉, 总笔画是16画。

〔醓〕字是左右结构

〔醓〕字仓颉码是MWLUT 五笔是SGPL 四角号码是14612 郑码是FDRL

〔醓〕字的UNICODE是9193。 十进制为37267,UTF-32:00009193,UTF-8:E9 86 93。

〔醓〕字的异体字是

醓的意思

折叠展开

tǎnㄊㄢˇ

基本解释

肉酱:“~醢以荐。”

醓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酉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76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85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274頁,第5

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感切,貪上聲。
說文》:血醢也。本作𥁺,今文作醓。
博雅》:醓,醬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疏〕用肉爲醢,特有多汁,故以醓爲名。
〇〔按〕朱註醓作平聲,音貪。又,《周禮・天官・醢人》深蒲醓醢。〔註〕醓醢,肉醬也。

又,《玉篇》:酷也、酸也。

集韻》或作𥁭𨡍

注解

〔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酉部

〔醓〕字拼音是t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酖、皿

〔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ǎn] ⑴ 肉酱:“~醢以荐。”

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醓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他感切頁碼133頁,第25

䏙肉汁滓也。从𠕎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他感反頁碼346頁,第3行,第1

䏙肉汁滓也。從肉冘聲。

鍇注臣鍇曰:「字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他感切古音第八部頁碼705頁,第7許惟賢314頁,第9

䏙肉汁滓也。

段注《醢人》。韭菹醓醢。注云:醓,肉汁也。《公食大夫・禮》注曰:醓醢,醢有醓。《釋名》曰:醢多汁者曰醓。醓,瀋也。宋,魯人皆謂汁爲瀋。按合此三條。可見《禮經》醓醢正字當作䏙。謂多肉汁之醢也。許云汁滓者,謂醢不同湇也。合《醢人》注及《血部》𧖺下觀之。䏙醢用牛乾脯莝之。襍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甀中。百日則成。葢他醢及臡皆用此法。如蠃醢則用乾蠃肉,麋臡則用乾麋肉也。凡醢臡皆有汁,而牛乾脯獨得䏙名者,六畜不言牲名。他醢臡不言䏙。立文錯見之法。汁卽鹽酒所成。醢皆胜物。非有孰汁也。《毛傳》云:以肉曰醓醢。大鄭云:醓醢,肉醬也。皆言肉以包汁。不言何肉者,葢謂《周禮》六牲之肉。下文醢臡麋鹿麇兔鴈在六獸六禽内。可證也。許但言牛乾脯者,舉六牲之一以包其餘也。正字作䏙醢。假借字作𧖺醢。許所據禮作𧖺。今字作醓。

从肉。冘聲。

段注他感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瀋、汁(一平一入)、䏙、湆四字古同部同誼,此為轉注。

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5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35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75頁
4說文校箋第176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67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59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04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3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7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6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17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359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4598頁【補遺】第16686頁
14通訓定聲第33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56頁【崇文】第1421頁
16說文句讀第523頁
17章授筆記第183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0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38頁,第2字

醓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lted meat; brine from pickled mince

醓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醓(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醓(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醓(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醓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