顝
笔顺 反馈

复制

kuī ㄎㄨㄟ

頁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985D
汉语字典

頁部

18画

10画

左右结构

kui

kuī

MEDM

BBMBC

LWGO

71286

985D

[255452511132511134]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顝字概述

折叠展开

〔顝〕字拼音是kuī 部首是頁, 总笔画是18画。

〔顝〕字是左右结构

〔顝〕字仓颉码是BBMBC 五笔是MEDM 四角号码是71286 郑码是LWGO

〔顝〕字的UNICODE是985D。 十进制为39005,UTF-32:0000985d,UTF-8:E9 A1 9D。

顝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īㄎㄨㄟ

基本解释

大头;头骨大。

丑。

独:“~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相抵触。

顝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7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40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401頁,第24

唐韻》、《集韻》、《韻會𡘋苦骨切,音窟。
博雅》:大也。
說文》:大頭也。

又,《倉頡篇》:相抵觸也。

又,《廣雅》:𨢄也。

又,獨處貌。張衡〈思𤣥賦〉:顝羈旅而無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又,《廣韻》:口猥切,音磈──首大骨。

又,口瓦切,跨上聲──髁貌。

又,《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𡘋音恢──亦大頭也。

注解

〔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顝〕字拼音是k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頁

〔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ī] ⑴ 大头;头骨大。⑵ 丑。⑶ 独:“~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⑷ 相抵触。

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顝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骨切頁碼292頁,第30

顝大頭也。从𩑋骨聲。讀若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誇訥反頁碼732頁,第2行,第1

顝大頭也。從頁骨聲。讀若魁。

鍇注臣鍇按:張衡《思玄賦》:「顝覉旅而無友。」顝,猶塊大而獨立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68頁,第3許惟賢732頁,第3

顝大頭也。

段注《廣雅》曰:顝,大也。《思玄賦》。顝羈旅而無友。舊注。顝,獨也。此與《九辨》塊獨守此無澤之塊同。皆於音求之。《玉篇》引《蒼頡》云:相抵觸。《廣雅》云:醜也。皆引伸之義。

𩑋。骨聲。讀若魁。

段注苦骨切。十五部。《玉篇》口骨、口回二切。《廣韵》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巨魁當作顝。俗語「賊骨頭」當是顝字之誤讀者,「賊魁」也。

渠魁當為巨顝之借,《漢書》有「巨滑」,凡賊首不滑乃能服人,則滑當即顝字,以皆從骨也。今人尚有云「賊骨頭」者。

大頭也。骨之平聲為圭,故顝讀如魁。渠魁=渠顝。賊顝頭。

巨魁當作顝,顝,大首也。俗話「贼骨頭」當是顝字,猶言「賊魁」也。

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4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72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56頁
4說文校箋第372頁,第23字
5說文考正第350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26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16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37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6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7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362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301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824頁【補遺】第17334頁
14通訓定聲第251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57頁【崇文】第3025頁
16說文句讀第1191頁
17章授筆記第367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42頁,第12字

顝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顝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