馰
笔顺 反馈

复制

ㄉㄧˊ

馬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99B0
汉语字典

馬部

13画

3画

左右结构

di

CQYY 86 、 COQY 98

SFPI

CURS

77320

99B0

[1211254444354]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撇、横折钩、点

馰字概述

折叠展开

〔馰〕字拼音是dí 部首是馬, 总笔画是13画。

〔馰〕字是左右结构

〔馰〕字仓颉码是SFPI 五笔是CQYY 86 、 COQY 98 四角号码是77320 郑码是CURS

〔馰〕字的UNICODE是99B0。 十进制为39344,UTF-32:000099b0,UTF-8:E9 A6 B0。

馰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ㄧˊ

基本解释

〔~颡( sǎng )〕额白色的马。亦作“的颡”。

馰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33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434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428頁,第6

唐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𡘋音的。
玉篇》:馰顙,白額馬也。
說文》:一曰駿也。
爾雅・釋獸》:馰顙白顚。〔註〕今之戴星馬也。額有白毛,謂之的盧;準有旋毛及白毛,謂之的吻,凶。

注解

〔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馰〕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勺

〔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í] ⑴ 〔~颡( sǎng )〕额白色的马。亦作“的颡”。

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馰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都歷切頁碼322頁,第19

馰馬白頟也。从馬,旳省聲。一曰駿也。《易》曰:「爲旳顙。」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顚狄反頁碼793頁,第6行,第1

馰馬白額也。從馬,的省聲。一曰駿也。《易》曰:「爲馰顙。」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𠪱古音第二部頁碼1847頁,第2許惟賢807頁,第6

馰馬白頟也。

段注《秦風・有馬白顚》傳曰:白顚,旳顙也。《釋嘼》曰:旳顙白顚。郭云:戴星馬也。《說卦傳》曰:爲旳顙。虞翻曰:旳,白。顙,頟也。按旳顙之馬謂之馰。〈易〉《釋文》云:旳,《說文》作馰。

从馬。勺聲。

段注舊作旳省聲。旳聲亦勺聲也。今正。𠪱。古音在二部。

一曰駿也。

段注駿,馬之良材者。

易曰:爲馰顙。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馰顙即的顱(《三國志•劉備傳》),馰、的皆白也。[一][一]《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世語》有「的盧」一詞。「劉備傳」即「先主傳」。

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3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80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11頁
4說文校箋第409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83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379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35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73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3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51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396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29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561頁【補遺】第17452頁
14通訓定聲第132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28頁【崇文】第3309頁
16說文句讀第1320頁
17章授筆記第401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68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913頁,第11字

馰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馰(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馰(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馰(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馰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