魧
笔顺 反馈

复制

háng ㄏㄤˊ

魚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9B67
汉语字典

魚部

15画

4画

左右结构

hang

háng

QOYM 86 、 QOYW 98

NFYHN

RSQD

20317

9B67

[352512144444135]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点、横、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魧字概述

折叠展开

〔魧〕字拼音是háng 部首是魚, 总笔画是15画。

〔魧〕字是左右结构

〔魧〕字仓颉码是NFYHN 五笔是QOYM 86 、 QOYW 98 四角号码是20317 郑码是RSQD

〔魧〕字的UNICODE是9B67。 十进制为39783,UTF-32:00009b67,UTF-8:E9 AD A7。

〔魧〕字的异体字是

魧的意思

折叠展开

hángㄏㄤˊ

基本解释

大贝。

鱼膏。

古书上说的一种尾红体白的鱼。

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1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1466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463頁,第6

唐韻》:古郎切;《集韻》:居郎切,𡘋音岡。
說文》:大貝也。
爾雅・釋魚》:貝大者魧。〔註〕《書大傳》曰:大貝如車渠──車渠謂車輞──魧屬。

又,《說文》:一曰魚膏。

又,《集韻》、《韻會》:下朗切;《正韻》:下黨切,𡘋音沆──義同。

又,《廣韻》:胡郎切;《集韻》:寒剛切,𡘋音航──魚名。
博雅》:魧,魠也。

注解

〔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魧〕字拼音是h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亢

〔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áng] ⑴ 大贝。⑵ 鱼膏。⑶ 古书上说的一种尾红体白的鱼。

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郞切頁碼389頁,第12

異體𩵸

魧大貝也。一曰魚膏。从𤋳亢聲。讀若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恒湯反頁碼942頁,第6行,第1

魧大貝也。從魚亢聲。一曰魚膏。讀若罔。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今紫貝也,大者如車渠。」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郎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322頁,第1許惟賢1010頁,第3

魧大貝也。

段注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函。《釋魚》曰:大者魧。《尙書大傳》曰:散宜生得大貝。如車渠。車渠,車网也。車网者,輮也。《江賦》字作蚢。

从魚。

段注故《爾雅》介蟲皆入《釋魚》。

亢聲。一曰魚膏。

段注別一義。

讀若剛。

段注古郎切。十部。《文選》胡剛切

魧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9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8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39頁
4說文校箋第51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62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69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87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75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7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491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08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471頁【補遺】第17747頁
14通訓定聲第363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17頁【崇文】第4065頁
16說文句讀第166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403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76頁,第11字

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魧(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