鼥
笔顺 反馈

复制

ㄅㄚˊ

鼠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9F25
汉语字典

鼠部

18画

5画

左右结构

ba

VNUC 86 、 ENUY 98

HVIKK HVIKE

NBXS

73747

9F25

[321511544544513544] 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鼥字概述

折叠展开

〔鼥〕字拼音是bá 部首是鼠, 总笔画是18画。

〔鼥〕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鼥〕字仓颉码是HVIKK HVIKE 五笔是VNUC 86 、 ENUY 98 四角号码是73747 郑码是NBXS

〔鼥〕字的UNICODE是9F25。 十进制为40741,UTF-32:00009f25,UTF-8:E9 BC A5。

〔鼥〕字的异体字是

鼥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ㄚˊ

基本解释

〔鼧~〕见“”。

详细解释

名词

——鼧鼥( tuóbá ):古书上指旱獭,也称土拨鼠。

ㄅㄚˊ

详细解释

鼧鼧:动物名。松鼠科。体粗壮,四肢短小。毛皮柔软珍贵,可制裘衣,轻暖而不易湿透。

1ㄅㄚˊ

详细解释

参见【鼧鼥】。

2fèiㄈㄟˋ

详细解释

同“”。

鼥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鼠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6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528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530頁,第19

集韻》、《類篇𡘋蒲撥切,音跋。
集韻》:鼠肥者。
本草》:李時珍曰:皮可爲裘,甚煖,濕不能透。
正字通》:鼧鼥鼠,生西番山澤中,穴土爲窠,形似獺。𡗝人掘食之,蒙古人名答刺不花。
唐書》有鼧鼥鼠。鼧鼥,言其肥也。
唐韻》:𪖈鼥,音僕扑,俗譌爲土撥。
本草》從之,非。

又,《集韻》:房廢切,音吠──同「鼣」,鼠名,其鳴如犬吠。

注解

〔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鼠部

〔鼥〕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鼠、犮,五行属

〔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á] ⑴ 〔鼧~〕见“鼧”。

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