𠕗
字义 反馈

𠕗

复制

chuò ㄔㄨㄛˋ

⺈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20557
汉语字典

⺈部

8画

6画

上下结构

chuo

chuò

QKHM

NALB

RJIL

20557

[35251225]

𠕗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𠕗〕字拼音是chuò 部首是⺈, 总笔画是8画。

〔𠕗〕字是上下结构

〔𠕗〕字仓颉码是NALB 五笔是QKHM 郑码是RJIL

〔𠕗〕字的UNICODE是20557。 十进制为132439,UTF-32:00020557,UTF-8:F0 A0 95 97。

〔𠕗〕字的异体字是

𠕗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𠕗

详细解释

同“”。

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冂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6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2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6頁,第21

玉篇》與㲋同。

注解

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冂部

𠕗〕字拼音是ch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冂

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丑略切頁碼327頁,第17

𣬋

異體

𣬋獸也。似兔,青色而大。象形。頭與兔同,足與鹿同。凡㲋之屬皆从㲋。

𠜌

𠜌篆文。

附注徐鍇繫傳:「𠜌,籀文㲋。」饒炯部首訂:「㲋自象形,意不从兔頭與鹿足。緣篆象頭、耳及四足,畫其前視,則不見尾;畫其行形,則能見四足。若重文𠜌,又象㲋伏處,有頭無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丑略反頁碼804頁,第4行,第1

𠜌獸也,似兔,青色而大。象形,頭與兔同,足與鹿同。凡㲋之屬,皆從㲋。

鍇注臣鍇曰:「象形。」

反切………頁碼804頁,第5行,第1

籒文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丑略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886頁,第4許惟賢824頁,第4

𠜌㲋獸也。

段注㲋字今補。三字句。

佀兔靑色而大。

段注《中山經》。綸山其獸多閭麈麢㚟。郭注。㚟似兔而鹿腳。靑色。音綽。按㚟乃㲋之俗體耳。《集韵》別爲兩字。非也。

象形。頭與兔同。足與鹿同。

段注合二形爲一形也。丑略切。按《言部》曰:訬讀若㲋。則古音在二部。

凡㲋之屬皆从㲋。

籒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㲋【尺】。

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44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81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21頁
4說文校箋第417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389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40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39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81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7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55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404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35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719頁【補遺】第17476頁
14通訓定聲第132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43頁【崇文】第3369頁
16說文句讀第1347頁
17說文新證第74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54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27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