𠼬
字义 反馈

𠼬

复制

shāng ㄕㄤ

口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20F2C
汉语字典

口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shang

shāng

KUMK

RYCB

JSUL

20F2C

[25141432534251]

𠼬字概述

折叠展开

〔𠼬〕字拼音是shāng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4画。

〔𠼬〕字是左右结构

〔𠼬〕字仓颉码是RYCB 五笔是KUMK 郑码是JSUL

〔𠼬〕字的UNICODE是20F2C。 十进制为134956,UTF-32:00020f2c,UTF-8:F0 A0 BC AC。

〔𠼬〕字的异体字是

𠼬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𠼬

详细解释

同“”。商量, 商议。

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5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94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22頁,第23

古文: 𡅟𠾃𡂦𠿧𡃬𡄚𠹧𧶜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𡘋音觴。
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
廣韻》:度也。
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
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商猶量也。〔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
禮・月令》:其音商。〔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
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說文》:行賈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周禮・天官・大宰》九賦,六曰商賈,阜通貨賄。〔註〕行曰商,處曰賈。
廣韻》本作𧶜,俗作啇,非。

又,《集韻》:刻也。
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
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
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又,《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國名。
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又,〈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史記》、《𠋫》,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五年》:楚鬭克、屈禦𡨥以申、息之師戍商密。又,《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又,《戰國策》:高商之戰。

又,州名。
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
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
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又,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又,《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又,與謫通。
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註〕謫與商同。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
書・費誓》:我商賚汝。〔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注解

〔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商〕字拼音是sh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口、;、󰑻、冏,五行属

〔商〕字造字法是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是计算,估量。

〔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ng] ⑴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⑵ 买卖,生意⑶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⑷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⑸ 中国朝代名⑹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⑺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⑻ 姓。

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