𡰫
字义 反馈

𡰫

复制

niǎn ㄋㄧㄢˇ

尸部 共6画 半包围结构 U+21C2B
汉语字典

尸部

6画

3画

半包围结构

nian

niǎn

NCYI

SEI

XMXS

21C2B

[513544]

𡰫字概述

折叠展开

〔𡰫〕字拼音是niǎn 部首是尸, 总笔画是6画。

〔𡰫〕字是半包围结构

〔𡰫〕字仓颉码是SEI 五笔是NCYI 郑码是XMXS

〔𡰫〕字的UNICODE是21C2B。 十进制为138283,UTF-32:00021c2b,UTF-8:F0 A1 B0 AB。

〔𡰫〕字的异体字是

𡰫的意思

折叠展开

niǎnㄋㄧㄢˇ

基本解释

柔皮。《説文•尸部》:“𡰫,柔皮也。”段玉裁注:“《周禮》所謂攻皮也。函人職曰:革欲其柔滑而腥脂之則耎。《廣雅》曰:㞋,弱也,是與耎音義同。”

柔弱。《廣雅•釋詁一》:“𡰫,弱也。”《廣韻•獮韻》:“𡰫,柔弱。”

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尸部

武英殿刻本: 第710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300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239頁,第12

廣韻》:尼展切;《集韻》:忍善切,𡘋音撚。
說文》:柔皮也,从尸,側身狀;从叉,手用力也。
玉篇》:柔弱也。
〇〔按〕《字彙》本闕㞋字,以𡰫字音訓,誤入前㞋字註,蓋未詳《玉篇》㞋字爲茲力切也。
正字通》既云㞋𡰫音訓各別,復以𡰫爲㞋本字,亦誤。

注解

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尸部

𡰫〕字拼音是niǎ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尸、叉

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iǎn] ⑴ 柔皮。《説文•尸部》:“𡰫,柔皮也。”段玉裁注:“《周禮》所謂攻皮也。函人職曰:革欲其柔滑而腥脂之則耎。《廣雅》曰:㞋,弱也,是與耎音義同。”⑵ 柔弱。《廣雅•釋詁一》:“𡰫,弱也。”《廣韻•獮韻》:“𡰫,柔弱。”

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人善切頁碼277頁,第17

𡰫

異體

𡰫柔皮也。从申尸之後。尸或从又。

鉉注臣鉉等曰:注似闕脫,未詳。

附注段玉裁改為:「柔皮也。从尸、又。又,申尸之後也。」並注:「从尸,謂皮也。从又,謂申其後也。申者,引伸之意。」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汝展反頁碼708頁,第7行,第1

𡰫柔皮。從叉申尸之後也,或從又。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人善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99頁,第3許惟賢700頁,第9

𡰫柔皮也。

段注《周禮》所謂攻皮也。函人職曰:革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則耎。《廣雅》曰:㞋,弱也。是與耎音義同。

从尸又。

段注會意。

又申尸之後也。

段注从尸謂皮也。从又謂申其後也。申者引伸之意。此九字大小徐本皆不完。今補。大徐作㞋。而曰或从又。小徐作㞋而曰或从叉。疑从又爲是。人善切。十五部。

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46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69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31頁
4說文校箋第356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336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21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07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24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9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7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48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88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544頁【補遺】第17278頁【後編】第14627頁
14通訓定聲第288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32頁【崇文】第2925頁
16說文句讀第1144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679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814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