𣯩
字义 反馈

𣯩

复制

mén ㄇㄣˊ

毛部 共15画 半包围结构 U+23BE9
汉语字典

毛部

15画

11画

半包围结构

men

mén

TFNY

HUTLB

MHOO

23BE9

[311512212523434]

𣯩字概述

折叠展开

〔𣯩〕字拼音是mén 部首是毛, 总笔画是15画。

〔𣯩〕字是半包围结构

〔𣯩〕字仓颉码是HUTLB 五笔是TFNY 郑码是MHOO

〔𣯩〕字的UNICODE是23BE9。 十进制为146409,UTF-32:00023be9,UTF-8:F0 A3 AF A9。

〔𣯩〕字的异体字是

𣯩的意思

折叠展开

𣯩

详细解释

拼音mén。一种毡类毛织品, 多为红色。

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23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595頁,第42

標點整理本: 第545頁,第35

唐韻》:莫奔切;《集韻》:謨奔切,𡘋音門。
說文》:以毳爲𦇧,色如釁,故謂之𣯩。釁,禾之赤苗也。引《》毳衣如𣯩
〇〔按〕今《詩・王風》本作毳衣如璊。
》云:璊,玉赤色。或曰:釁本血祭,借爲赤色。疑方俗之稱如此,非正訓也。又,《說文》「釁,禾之赤苗」,與《詩・大雅》「維穈維芑」之穈,字別而音義同。穈音門,赤粱粟;《爾雅》作虋,《說文》所稱釁或卽此,存此以俟考。

注解

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毛部

𣯩〕字拼音是mé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毛、㒼

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莫奔切頁碼276頁,第5

𣯩

𣯩以毳爲𦇧,色如虋。故謂之𣯩。虋,禾之赤苗也。从毛㒼聲。《詩》曰:「毳衣如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莫魂反頁碼706頁,第7行,第1

𣯩以毳爲𦇧,色如虋,故謂之𣯩。虋,禾之赤苗。從毛㒼聲,《詩》曰:「毳衣如𣯩。」

鍇注臣鍇按:外國織皮毛爲罽。璊,玉色赤,與此𣯩義相似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莫奔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93頁,第4許惟賢698頁,第3

𣯩㠯毳爲𦇧

段注毳,獸細毛也。𦇧,西胡毳布也。

色如虋。故謂之𣯩

段注與虋雙聲。

虋,禾之赤苗也。

段注詳《艸部》。取其同赤。故名略同。

从毛。㒼聲。

段注莫奔切。古音在十四部。

詩曰:毳衣如𣯩

段注《王風》文。今詩𣯩作璊。毛曰:璊,赬也。按許云毳𦇧謂之𣯩。然則詩作如璊爲長。作如𣯩則不可通矣。《玉部》曰:璊,玉䞓色也。禾之赤苗謂之虋。璊玉色如之。是則𣯩與璊皆於虋得音義。許偁詩證毳衣色赤。非證𣯩篆體也。淺人改从玉爲从毛。失其恉矣。抑西胡毳布,中國卽自古有之。斷非法服。《毛傳》曰:大車,太夫之車也。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乘其大車檻檻然。服毳冕以決訟。是則詩所云毳衣者,《周禮》之毳冕。非西胡毳布也。許專治《毛詩》。豈容昧此。疑此六字乃淺人𡚶增。非許書固有。然鄭司農之注《周禮》曰:毳,罽衣也。至後鄭乃云毳畫虎蜼。謂宗彝也。是則自康成以前皆謂毳爲𦇧衣。毛公但云毳冕而不言何物。許說正同大鄭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詩》「毳衣如𣯩」,當作虋或璊,段氏之說後段較是。

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4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695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28頁
4說文校箋第355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35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21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07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23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8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16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346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87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514頁【補遺】第17274頁
14通訓定聲第297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30頁【崇文】第2917頁
16說文句讀第1140頁
17章授筆記第354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663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811頁,第5字

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