𤲰
字义 反馈

𤲰

复制

mào ㄇㄠˋ

田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24CB0
汉语字典

田部

14画

9画

左右结构

mao

mào

LJHG

WLABU

KIBL

24CB0

[25112251125111]

𤲰字概述

折叠展开

〔𤲰〕字拼音是mào 部首是田, 总笔画是14画。

〔𤲰〕字是左右结构

〔𤲰〕字仓颉码是WLABU 五笔是LJHG 郑码是KIBL

〔𤲰〕字的UNICODE是24CB0。 十进制为150704,UTF-32:00024cb0,UTF-8:F0 A4 B2 B0。

〔𤲰〕字的异体字是

𤲰的意思

折叠展开

𤲰

详细解释

拼音mào。[瑇~] 同“玳瑁”, 一种可作装饰品的龟壳。

𤲰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59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736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688頁,第13

古文: 㺺 、 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報切,音𣔺
說文》: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徐曰〕冒,上有物冒之也;犂冠,卽犂鑱也,今字書作犂錧,音義同。
正字通》:禮,諸侯卽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又,通作冒。
周禮・冬官・考工記》:天子執冒四寸。〔註〕名玉曰冒,言德能覆蓋天下也;四寸者,以尊接𤰞,小爲貴也。

又,《廣韻》、《集韻𡘋莫代切,音䆀──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佩切,音妹──瑇瑁,屬,身似首,尾如鸚鵡,甲有文。
異物志》: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
史記・司馬相如傳》:瑇瑁鼈黿。〔註〕似觜觿,甲有文,出南海,可以飾器物。〈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又,《廣韻》:莫沃切;《集韻》:謨沃切,𡘋音媢──義同。

韻會》或作蝐,亦作冒。

注解

〔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瑁〕字拼音是m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冒,五行属

〔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ào] ⑴ 〔玳~〕见“玳”。⑵ 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

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