𥬲
字义 反馈

𥬲

复制

zhuā ㄓㄨㄚ duò ㄉㄨㄛˋ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25B32
汉语字典

⺮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zhua duo

zhuā duò

TMSU

HHND

MQF

25B32

[314314351234]

𥬲字概述

折叠展开

〔𥬲〕字拼音是zhuā,duò 部首是⺮, 总笔画是12画。

〔𥬲〕字是上下结构

〔𥬲〕字仓颉码是HHND 五笔是TMSU 郑码是MQF

〔𥬲〕字的UNICODE是25B32。 十进制为154418,UTF-32:00025b32,UTF-8:F0 A5 AC B2。

〔𥬲〕字的异体字是

𥬲的意思

折叠展开

𥬲

详细解释

拼音zhuā。同“”。马鞭子。

𥬲

详细解释

拼音duò。竹名。

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83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843頁,第10

廣韻》:徒果切,音垜──竹名。又,他果切──義同。

又,《說文》:陟瓜切──箠也。

又,叶音戈。蘇轍〈守歲〉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𣸸𥬲;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注解

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ā、d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朵

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頁碼145頁,第7

𥬲

𥬲箠也。从竹朵聲。

附注段玉裁注:「𥬲、檛古今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謫瓜反頁碼371頁,第6行,第2

𥬲箠也。從竹朵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781頁,第5許惟賢348頁,第8

𥬲箠也。

段注𥬸檛古今字。亦作簻。《左傳》。繞朝贈之以策。杜預曰:馬檛也。檛婦翁字本从木。後人又改从手。

从竹。朵聲。

段注陟瓜切。古音在十七部。戈韵。

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7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38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97頁
4說文校箋第191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179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64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14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62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4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15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189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50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908頁【補遺】第16721頁
14通訓定聲第1940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389頁【崇文】第1553頁
16說文句讀第578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83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467頁,第7字

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𥬲(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