𦧡
字义 反馈

𦧡

复制

yǎn ㄧㄢˇ tiàn ㄊㄧㄢˋ

舌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269E1
汉语字典

舌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yan tian

yǎn tiàn

OOTD

FFMJR FFHJR

UOUM

269E1

[43344334112251]

𦧡字概述

折叠展开

〔𦧡〕字拼音是yǎn,tiàn 部首是舌, 总笔画是14画。

〔𦧡〕字是左右结构

〔𦧡〕字仓颉码是FFMJR FFHJR 五笔是OOTD 郑码是UOUM

〔𦧡〕字的UNICODE是269E1。 十进制为158177,UTF-32:000269e1,UTF-8:F0 A6 A7 A1。

〔𦧡〕字的异体字是

𦧡的意思

折叠展开

𦧡

1yǎnㄧㄢˇ

基本解释

火光。

【舚~】见“”。

𦧡

2tiànㄊㄧㄢˋ

基本解释

火行。

𦧡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舌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1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007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976頁,第19

唐韻》:吐濫切,音賧。
說文》:火光也。

又,舚𦧡,舌出貌。詳前䑙字註。

又,《集韻》:杜覽切,音啖。又,他念切,音㮇。又,以冉切,音琰。又,他點切,音忝──義𡘋同。

注解

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舌部

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t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炎、舌

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 ⑴ 火光。⑵ 【舚~】见“舚”。 [tiàn] ⑴ 火行。

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𦧡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以冉切頁碼338頁,第9

𦧡

𦧡火光也。从炎舌聲。

鉉注臣鉉等曰:舌非聲,當从甛省。

附注徐灝注箋疑「𦧡」為「燄」之異文,王筠釋例疑為「𤊼」之訛。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透點反頁碼825頁,第7行,第2

𦧡炎光也。從炎舌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以冄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945頁,第3許惟賢851頁,第1

𤌜

𤌜炎光也。

段注大徐作火光。誤。

从炎。㐁聲。

段注各本篆體作𦧡。解云舌聲。鉉疑當是甜省聲。非也。此與《木部》之栝皆从㐁之誤。今正。《谷部》曰:㐁,舌皃。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讀若沾。古音在七八部。導服卽禫服也。鉉曰以冄切。《集韵》他㸃,他店切

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844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641頁
4說文校箋第433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01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45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48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96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3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64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419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47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007頁【補遺】第17520頁
14通訓定聲第54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68頁【崇文】第3469頁
16說文句讀第1396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73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54頁,第9字

𦧡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𦧡(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𦧡(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