𧎢
字义 反馈

𧎢

复制

ㄊㄜˋ

虫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273A2
汉语字典

虫部

16画

10画

左右结构

te

JAMY

LIIPC

IHLO

273A2

[2512141542511134]

𧎢字概述

折叠展开

〔𧎢〕字拼音是tè 部首是虫, 总笔画是16画。

〔𧎢〕字是左右结构

〔𧎢〕字仓颉码是LIIPC 五笔是JAMY 郑码是IHLO

〔𧎢〕字的UNICODE是273A2。 十进制为160674,UTF-32:000273a2,UTF-8:F0 A7 8E A2。

〔𧎢〕字的异体字是

𧎢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ㄊㄜˋ

基本解释

同“”。

𧎢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14頁,第26

同文書局本: 第1092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066頁,第25

唐韻》:徒得切;《韻會》、《正韻》:敵得切,𡘋音特──食苗葉蟲。

集韻》本作蟘,亦作螣、𧈩

注解

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𧎢〕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貣

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è] ⑴ 同“蟘”。

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𧎢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得切頁碼441頁,第27

異體𧎢𧑰

蟘蟲,食苗葉者。吏乞貸則生蟘。从虫从貸,貸亦聲。《詩》曰:「去其螟蟘。」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𧈩,非是。

附注「貸」與「蟘」,《段注》、《句讀》認為分別應作「貣」與「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得切頁碼1044頁,第4行,第1

蟘蟲,食苗葉者。吏乞貸則生蟘。從虫從貸,貸亦聲。《詩》曰:「去其螟蟘。」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作𧈩,非是。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得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656頁,第3許惟賢1155頁,第9

𧎢

𧎢蟲食苗葉者。

段注見《爾雅》、《毛傳》。

吏气貣則生𧎢

段注貣各本作貸。今正。气,貣皆求也。《貝部》曰:貣從人求物也。冥螟,貣𧎢皆曡韵。《左傳》曰: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故螟,𧎢,蟊之害皆由吏。《鄭箋・大田》云:明君以正己而去之。正己可去,則不正可招。李巡,孫炎皆謂由政所致也。

从虫貣。貣亦聲。

段注各本篆作蟘。解作从虫貸,貸亦聲。今正。徒得切。一部。叚螣字爲之。一部與六部合聲也。

詩曰:去其螟𧎢

段注《小雅・大田》文。今詩作螣。叚借字也。

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7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12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37頁
4說文校箋第587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24頁,第23字
6說文今釋第194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26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52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9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9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56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63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876頁【補遺】第17940頁【補編】第14900頁
14通訓定聲第84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53頁【崇文】第4609頁
16說文句讀第1916頁
17章授筆記第552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222頁,第10字

𧎢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𧎢(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